第两百一十章 夫子与书生(二)(1 / 2)

唐圣 鱼刀 0 字 2021-09-11

 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修行境界最接近老夫子的那个人,其实并不是传说中的五圣人,而是唐国的这位大祭司。</p>

虽未曾于人前显圣,但是他的真正实力,其实早已到达七境。</p>

甚至在漫长的岁月历练中,借着那片星光中的力量,他也已经渐渐越过了七境从圣的那道门槛,去到了一个玄而又玄的境界中。</p>

</p>

虽然暂时还无法追赶上老夫子的脚步,但也正在向其一步步逼近。</p>

所以对于大道的感悟以及因果的掌控,他比人间五圣人要强上一些。</p>

而对于世界尽头的那片风景,他虽未曾看到真切,却也能隐隐约约看个大概。</p>

在他眼眸间的星光极尽远望,顺着苍穹之边一路往世界尽头而去时,他能感觉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的增近,世界尽头处所带来的那道陌生气息便会愈发强烈。</p>

那样的气息说不上是好还是坏,也无法感知到它的源头究竟起自何处。</p>

所以才会更俱蛊惑力,让书生欲罢不能,即便穷尽一生也要将其追寻。</p>

即便老夫子所表露的意思中,对世界尽头的那片风景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好的评价,甚至从他的语气中能判断出那里有着极强的危险和不确定性,但书生并没有太多的情绪,只是稍显不安。</p>

对于未知的事物,人们往往都怀着一颗敬畏的心。</p>

书生也不例外。</p>

况且在这个世界上,世界尽头的秘密,是他此生唯一的未知。</p>

此时风声渐起,带来深夜中的几丝寒意。</p>

环绕在此间,将城门口这两位当今天下最有智慧的读书人尽皆环绕。</p>

黑暗中的唐国城墙像一条绵延数里的卧龙一般,静静的匍匐在那里,沉寂无声,却让人感觉它似乎是个活物一般,可能随时都会于黑暗中惊起。</p>

就好像是书生此时的心情,沉静中带着一丝动荡。</p>

自老夫子那句话落下之后,书生已经在城门前沉默了很长时间。</p>

直到对面老夫子眼中的黑白二色异芒再度出现在黑暗中时,书生才晃过神来,他轻声问道:“夫子您的目光早在很多年前便已经望向了人间之外,难道,至今也还没能收回来?”</p>

老夫子很快点了点头,说道:“说到底,我也只是人间的领路者,此前无人,此后,便有了你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只是比你们活得更久了一些,看到的东西自然也就多了些,如今我能做到的,你们早晚也能做到,而等你们站在了和我同样的高度,有能力望向人间之外时,便会发现,人间之外的那股力量,真的太过于强大,强大到即便是已经十分强大的你们,也会感觉到恐惧。”</p>

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老夫子眼中的黑白二色异芒开始疯狂涌动,一丝古老的韵味自他身上缓缓散出,环绕在此间,随后朝着黑暗中一点点散去。</p>

书生感受到了老夫子情绪的变化,他凝起双眸,心绪愈沉,似乎没想到即便是生而知之的老夫子,也会有着无法解决的困扰。</p>

他再次问道:“我能为您分担些什么?”</p>

老夫子等的就是这句话,他说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的所有精力可能都要放在人间之外,人间的事我暂时管不了,但这天地大道之间的气运因果总还是需要人来管的,要不然可就乱了套了,我思来想去,也只有你有这个资格和实力来接手这一切。”</p>

说到这里,他忽然看了一眼书生腰侧那本翻开的古籍,嘴角露出了一丝轻笑,再次说道:“除了我和唐青的命格你无法参透外,世间众生百态,只怕都已被你翻了个遍。”</p>

书生很是隐晦的抬了抬自己的右手,青色长袍的袖口好巧不巧,刚好遮住了那本古籍,将老夫子的视线隔绝在外。</p>

他脸上的表情没有变化,只是说道:“就算您没时间去管,也轮不到我,人间可是还有五位圣人在。”</p>

老夫子看着书生,意味深长说道:“他们将要与我一起走。”</p>

听到这句话后,书生彻底变了脸色。</p>

他猛然抬起头,直视着老夫子,目光中带着震惊和疑惑。</p>

老夫子摆摆手,眼中的黑白二色异芒不再那么耀眼,趋向柔和,他叹道:“你不要这么看着我,也不要不相信,在来找你之前,我已经和他们五个谈过了。”</p>

书生沉默片刻,问道:“他们都答应了?”</p>

老夫子凝声道:“能有机会跨过七境的那道坎,与我站在同样的顶峰处,他们能不答应吗?”</p>

书生再次问道:“可是,听您的意思,此次一行,他们可能将一去不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