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九章 夫子与书生(一)(1 / 2)

唐圣 鱼刀 0 字 2021-09-11

 黄昏的光景在高山之巅停留许久,似乎并不想离去。</p>

那一抹夕阳下的红光当空而下,落在了高山之间的那座小庙中,将其染成了一抹似血般的浓郁色彩。</p>

老夫子就在那一片红光的映衬之下,自高山之巅走到了小庙门前。</p>

他仰望着苍穹之边将要隐没的夕阳,感受着黄昏时分的萧瑟气息,心头的愁绪变得愈发浓厚。</p>

叹息声亦更浓。</p>

他在这一日里向人间五圣人传达了自己的意志,想到有他们的帮助,对抵御人间之外的那份劫难,便又多了几分信心。</p>

只是却依然没有十足的把握。</p>

无论是自己,还是将要与自己并肩的五圣人,都已是人间最极致的几股力量。</p>

但他们的力量一定是有限的,关于这些,在过去漫长岁月的坚守抵抗中,老夫子已经有了很深的体会。</p>

而人间之外的那份劫难,却在时间的推移之下日益增长,不断膨胀,几乎要将世间的一切都给吞噬。</p>

所以他们能挡住一时,却挡不了永远。</p>

早晚都会有败退的一天。</p>

若是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之中,五圣人也和自己一般感觉到了疲倦,甚至力不从心,那这人间重担,接下来该由谁来抗下?</p>

老夫子的心里自然便想到了唐青。</p>

在他看来,未来的唐青,就是现在的自己。</p>

早晚有一天,那个心思沉静的唐国少年会成长为一位通晓天下的人间小夫子。</p>

守护这个世界的重担,最终难免会落在他的肩上。</p>

只是到那个时候,在这个世界上,会不会出现新的五圣人,和唐青并肩站在一起,来抵抗来自人间之外的那份劫难?</p>

即便老夫子掌控了人间气运,能看透众生前世今生来世的因果机缘,却也无法真正看透天选之人的命格。</p>

所以他并不知道未来的唐青会是怎样?</p>

依然孤身向前?</p>

或是千万人相随?</p>

正是因为疑惑,所以老夫子感觉很是烦躁。</p>

生而知之的他,第一次有了困惑的烦恼。</p>

他在小庙门前思索了很长世间,总觉得自己还需要做些什么。</p>

自己的帮手虽然已经找到,但那几乎掏空了人间全部的巅峰力量。</p>

一旦世界终点处的那份劫难太过于汹涌,这些力量还是无法抵挡,甚至最终全军覆没的话,他总还是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希望。</p>

唐青是未来。</p>

但成长的时日太过于久远,暂时靠不住。</p>

所以他还需要一个现在就可以依靠的力量。</p>

这样的力量,就算还比不上自己,至少,也要和人间五圣人站在同一个层面上。</p>

老夫子心念流转之间,想到了一个人。</p>

短暂的犹豫过后,他决定去见见那个人。</p>

于是就在夕阳沉沦而去的最后关头,老夫子看了一眼渐沉的光色,双眸之间的黑白二色异芒再次出现,直接划破长空,刺透黑暗,穿越千万里之遥,落到了唐国的领域中。</p>

此时唐国城门前的那条大道已经被黑暗吞噬</p>

,看不清任何东西。</p>

人声隐没,万籁俱寂,天地万物像是都已经隐没于黑暗之间,悄无声息。</p>

只是高大的城墙下,那扇宽敞气派的大门却还没有闭合,依然大开于前方,像是等人归来。</p>

一列兵士盔甲裹身,冷刀在手,像一头头黑暗中的猎狼般守在城门前,一言不发。</p>

他们身上的气息虽不强,大概只有三境守心的修为。</p>

但当他们悬刀而立,冷眼潜伏的时候,却能让人感觉到有一股极强的肃杀之意从他们当中袭来,惹人心慌。</p>

而在那一列兵士的正前方,站着一个身穿青色长衫的书生。</p>

书生身形高大,面色沉静,双眸之间藏着一片浓郁的星光,星光之下,则有一丝古老的韵味隐于其间,似有无穷的智慧。</p>

他的腰间竖着一本古籍,古籍翻开在其中的某一页,任凭夜风吹拂,那一页的纸张也没有丝毫的晃动,仿佛定格成永恒。</p>

每隔一段时间,书生都会将手覆于腰间的那本古籍上,停留片刻后,再缓缓松开。</p>

然后他就会抬头望向头顶的那片夜空,双眸间星光闪耀,将繁星点亮,美丽而神韵莫名。</p>

城门前的那一列兵士望向书生时,眼中的冷厉和肃杀之意便会在瞬间退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敬意和尊崇。</p>

似乎在他们眼里,眼前的书生就是天地间的真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