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六十六章 连续交锋(2 / 2)

匪帅 泣风尘 0 字 2021-08-04

齐军终于是溃败了,剩下的两千多齐兵在听到后面的锣声后快速地转身逃跑。朝廷大军这边六千壮丁死伤了四千多人,占了便宜的私兵开始追击,想要捞好处的禁军也开始追击,剩下的那些壮丁则可以留在原地休息。</p>

本来朝廷大军如果见好就收的话,他们将得到一次不错的胜利,也算是惨胜。可指挥进攻的宦官将军太贪婪了,什么都不懂的他就只会命令士兵追击,结果就是追得太过,直接撞上了前来增援的齐军五千骑兵,接下去当然就是一场一面倒地屠杀,五千骑兵跟切菜一样将一个又一个地脑袋砍了下来,践踏着倒在地上的敌人,不留一人地屠杀着视线之内的敌人。</p>

将军与宦官都战死了,一万五千人也就逃回来了不到五千人,朝廷大军士气大跌,面对如此的惨败,主帅再次将失败的责任推到了将军的身上,那名宦官反而成为英勇杀敌人的英雄。同时朝廷的主帅还把逃回来的壮丁全部斩首,两千多颗脑袋落地,以此来告诫所有的士兵,再有不死战者,就是这个下场。</p>

连续三战皆败,第四次绝对不能再败。这一点朝廷的主帅很清楚,因此他将一切的赌注都压在了禁军中的重甲骑兵身上,五千重甲骑兵,不仅骑士全身都穿着厚重的盔甲,连战马的马铠都是内皮外钢,普通的箭甚至是军用弩都很难射穿重甲骑兵的铠甲。当这五千骑兵发起攻击的时候,朝廷大军主帅认定,没有什么能够挡住这五千重甲骑兵。</p>

可当朝廷大军自信满满,准备第四次交锋的时候,齐军却又突然不动了,不管怎么叫阵,怎么诅咒,齐军就是不出来,守在城垒中继续僵持着,这让朝廷大军中的众多士兵与军官们都松了一口气,可却让外戚与宦官们无比的愤怒。他们来这是来建立功勋的,不是来消耗时间,一再战败的。特别是宦官将军们,他们内心无比的恐惧,害怕战事不利,小皇帝得到消息后,盛怒之下会派人把他们杀死,或者是抓回京师,用最残忍的方式处死。</p>

外戚们也清楚,他们的权力来源自小皇帝与皇太后,如今更是全面依靠小皇帝,如果小皇帝真的不高兴的话,那以小皇帝那残忍的个性,就算是亲戚也没话说,有人会倒霉的,特别是当主帅的人!</p>

为了保权,也为了保命!朝廷大军再次对德州城外围发起了猛攻,一次就发动了十万大军,并且开始从德州对面的河北之地大规模地强征壮丁,将原本那些不愿意跟齐王退到山东的河北壮丁都强抓了过来,准备用这些壮丁来补充之前损失的兵力。同时外戚和宦官们也联名上书,希望朝廷发下严旨,督促河南与湖广的联军赶来夹击齐王。</p>

可等到小皇帝亲手写的严旨发下来的时候,开封城内外的赵士梁与曾国栋却动不了了。因为时间拖得太久,两人与其手下的将士都不愿意再等待朝廷新的命令,在开封城内外两军交会之处大小冲突不断。这可不是一言不和而出现的小冲突,是决战前的试探,试探对方的士兵是否精锐,试探对方对于决战有些什么准备!</p>

在开封城内,赵士梁与曾国栋的步兵连续二十三次百人的冲突都是难分胜负,双方的步兵都是十分的精锐,不仅擅长拼杀,还懂得在狭窄之地结阵自保,在如此频繁的连续冲突中,双方的都了解到,如果在城内靠步兵冲杀来进行决战,那么开封城将变成一片废墟。</p>

与城内的步战相比,城外的骑战似乎就出现了一面倒的局面。双方的骑兵在水源与牧草丰富的地方不断地发生着以百骑为单位的冲突,河南总督的陕西骑兵在湖广总督的湖广骑兵手下一再地吃亏。原因并不在战马与骑兵身上,关键在于双方骑兵身上所穿的盔甲。</p>

为了弥补战马数量上的不足与骑兵骑术上的劣势,靠着粮食交易获得了大量熟钢的曾国栋大笔一挥,一支四千人的重甲骑兵就这样建成了,靠着盔甲与马铠上的坚固,湖广骑兵再不断地与陕西骑兵的冲突中占据了优势,也让曾国栋最终确定了主战场的所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