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支援农牧学大寨(1 / 2)

萨满秘境 漆奥峤 0 字 2021-12-11

 郑原一脸疑惑问向他:“天钦叔,我根本就没见过你,你怎么认识我?”

“你啊,和小时候一样可爱,我一看你的脸就能看到你爸爸的影子。”

“你猜猜这是谁?”

郑原把贡布索朗拉过去,刘天钦摘下眼睛:“是普旺的儿子吧。”

贡布挠着头,面对这个初次见面的陌生长辈,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我叫贡布索朗,天钦叔。”

“好,好,这十几年过去了,你们俩都成大小伙子了。”

“赶紧坐吧,别站着了,你们等等,我去换一件衣服出来。”

刘天钦走进自己卧室,从里面再出来时戴了黑框眼镜,又换了宽松的棉布开衫,恢复了教授的那种书卷气。

“你们这次过来,是有什么事儿吗?”

郑原开门见山问道:“天钦叔,我爸爸在2001年航难事故,你知道的吧?”

刘天钦听到这个消息,眼神明显暗淡下去:“知道啊,我当时也觉得惋惜,如果他没有出事,一定是国内古文化的领军人物。”

“可是,我有一个疑问?你看这张影印单和航班手册。”

他接过郑原递过去的复印文件,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我明白,你爸爸临时改签来海城,你是觉得跟我有关。”

“您别生气,我们可不是说是你害了我爸,只是想搞懂他为什么临时改签要来海城,是想跟你商量什么事情吗?”

郑原的话,刘天钦一直都没有回答,他盯着自己的指尖癔症了很久,这才缓缓抬头:

“你猜对了,他在出发前一天晚上还在跟我打越洋电话,说他感觉到这次高峰论坛不寻常,可能有些人已经发现他的身份,他说有些事要跟我商量,我们怕电话被录音,只约定了搭乘第二天的航班来海城。”

“然后到第二天后,我在新闻里看到你父亲乘坐的那班飞机坠毁,这才感觉严重了,我本来是想联系你们的,但你爸爸和我通话时告诫过我,一旦他出事不要跟他的家人联系,这十几年都别有任何接触,这个举动,不但可以救我也能救你们娘俩。”

“除非你们亲自找上门,我才能跟你们接触!”

郑原满脸疑惑:“这是为什么?”

“你们跟我来吧,我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

郑原他们跟着刘天钦进入书房,他们各自坐进沙发,刘天钦从手底下的抽屉拿出一个相册,擦了几下灰尘颤巍巍打开。

他看向刘天钦的身后,相框里全是刘天钦年轻时在顿登县插队时拍摄的照片,黑白的照片中有他老爹年轻时穿着藏袍的图片,也有普旺嘉错打猎的影像,他们看起来勇武豪迈,精神烁烁!

刘天钦摘下眼睛,趁着郑原看照片的功夫,把他手里相册翻到首页。

这是一张知青合照,照片中有男有女,有高有低,他们穿着不甚合体的绿布褂子,身上挎着布袋书包,瘦弱肩膀比着统一姿势,在众多朝气蓬勃的面孔中,郑原一眼就看到,年仅16岁的刘天钦也在队伍里。

刘天钦看着这张照片,仿佛又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这张泛黄照片逐渐加色,最终化为眼前一个个活人,像电影幕布般有了色彩!

1975年,年仅16岁的刘天钦高中毕业后加入轰轰烈烈

的知青大军,纠结着一群知识青年坐上火车,来到祖国西南方向的雪域高原,赶赴他们美好憧憬中的广阔天地。

“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白白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的心上,年轻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的心上,啊依呀依呀拉呢……”

火车上,知青们拉着手风琴,吹着口琴,坐在绿皮车厢里伴唱高歌。

他们的歌声沿着车厢朝外流淌,扫过茫茫无垠的戈壁滩,沿路迎着烈焰阳光停在雪域纳渠市。

一下火车,来接站的人吵吵闹闹,车厢内外行人络绎不绝,所有人见到天空都愣住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湛蓝的青天。

车站喇叭吆喝着干劲十足的革命口号:“支援农牧学大寨,争当劳动标兵,为祖国的建设添砖添瓦……”

“你们是来插队的知青不?”

知青们转过身,迎头走来一个牧民小伙儿。

他理着寸头、黝黑的皮肤略显粗糙,两颊浮现高原特有的驼红,单只耳朵戴着天珠耳环,身上的褐红色藏袍下露出黝黑皮靴,手里还提着一块“欢迎知青同志”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