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子对于宋代女人来,就像是结婚戒指一样。宋代男女相亲,如果彼此觉得满意,男子会把一支簪子插在女人头上,这叫“插簪”,婚事就这样被定了。而如果不满意,女人没啥吃亏的——因为按规矩,男人需要送给女人一匹锦缎,表示“压惊”。</p>
所以成了婚的女人,一定有一支当初定亲的簪子。那些家中富裕的,会用金簪“插簪”;贫寒一的,也会用一支银簪。这样的簪子多数刻有制作人的姓名,而婚后,妻子还会刻上丈夫的名字,表示纪念——理论上,这支簪子会陪伴女人走进棺材,以表示女人“从一而终”。</p>
时穿懒懒的摆摆手:“如此,就把那些放一边吧,回头,我拿铁笔抹去记号。”</p>
黄娥挑出那些有记号的簪子,稍停,她打开裹成一团的被子,从中抖出一堆金佛、玉佛、银像,叮叮当当的,掉了满床。黄娥毫不怜惜的在那堆东西里挑拣着,有记号的放一边,没记号的单独收起……可惜,大多数做工精美的神像,上面都有名姓,这种神像多数是祈福用的。按惯例,大户人家会特意制作一些这样的物件,施舍给寺院让寺院焚香祈福,或者让寺院把这些东西放在佛前,每日嘱咐僧侣烧香祈祷,等七七四十九日,或者九九八十一日过后,再把这些被香火熏过的东西取回家,当作吉祥物珍藏。</p>
这样的雕像,基于辟邪用途,做工都很精美,基本上,这样的奢侈品都是量身定做的,上面必然刻着名姓——与前者不同,上面刻的不是“信男(女)某某奉献”,多数是“某某奉某人制作”的字样。</p>
黄娥一边分拣,一边时不时的回头看看,时穿一直在沉思,黄娥忍不住问:“哥哥在想什么?还想着怎样离开?”</p>
时穿有气无力的回答:“没,哥在想怎么制作雪花膏。”</p>
“骗人,我听都没听过这种东西。”</p>
“肯定有这东西,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哦,环娘的手全是皴了的口子,我想着制作一种药膏,给她敷一敷手,眼下正在回忆制作方法。”</p>
黄娥马上:“哥哥既然雇了婆子来,制作这些东西可不能让婆子看了去,哥哥。不如就在后院动手吧。叫姐妹们都去后院学习,让环娘守在东跨院的月亮门前,禁止闲人出入。”</p>
“先别急,事情很复杂啊,每一项改进改进都牵扯到整套流程的革新与进步,而稍微一进步,就要将整个科技树攀爬出来,真是头疼。”</p>
黄娥站起身来,走到时穿身边,抱着时穿的胳膊,用脸依偎着,轻声:“哥哥不用担心啦,其实我们现在生活挺好的,姐姐们如今正慢慢的学习识字,算账也快出师了,你还教会了她们煤饼的制作法子,论起来,煤粉这个东西花不了多少钱,泥土现成,到处都是,这项手艺能吃一辈子。哥哥还愁什么?</p>
瞧这满床的首饰,哥哥如此关切她们,特意分给她们金银首饰,今后她们无论嫁到何处走到那里,哪怕是走投无路了,只要把首饰变卖个十文钱,买煤房不要的煤粉,自己开个炭坊,也能挣出糊口钱来。便是从此不再学什么新的手艺,她们这辈子,也不用担心了。”</p>
时穿头:“这话倒是有理,煤饼这活儿,虽然脏累,但衣食住行方面从来是生活必须品,哪家过日子都离不开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