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助魏抗秦(1 / 2)

赵惠文王传 傲双 0 字 1个月前

 田文入赵,以他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赵国君臣。赵王出兵十万,车三百乘。然,田文还有其他谋划,想要拉拢诸侯共同伐秦。魏、赵两国想要完胜秦国,不好估量。若加上其他诸侯,定能震慑秦国,不战而胜。

韩国保持中立,若看到其他诸侯伐秦,就会立场转变。三晋同步,田文很有信心。他要做的,是说服燕国,加入伐秦的队伍。田文北上,来到燕都蓟城,面见燕王职,行礼道:“外臣,拜见燕王。”

“魏相,不必多礼,赐座。”燕王职继位以来,大多数精力都放在齐国。齐国大多数人的资料,他让斥候调查,整理成册。孟尝君在齐国的那些事,燕王职是一清二楚。这位本来在齐国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宗室能臣,却落得朝不保夕,流亡魏国。

“多谢燕王。”田文落座后,开门见山道:“外臣奉魏王之命入燕,是来求援。”

燕王职神色一紧,问:“魏国发生了什么事。”

田文声色俱厉道:“秦国背盟,出兵伐魏,魏国边境城邑被攻占,梁囿王室离宫文台、垂被摧毁,园囿林木被伐,麋鹿被猎杀。国都大梁,也危在旦夕。”

燕王职闻言,瞬间明白了一切。秦国率先伐齐,又合纵诸侯攻齐,济西之战后第一个撤军。原来,是为了搅乱中原局势,趁势攻魏。燕王职不得不佩服,秦国下了一步好棋,实在是太高了。

田文见燕王职没有说话,又道:“魏燕两国是盟友,乐毅和我国公子常为燕魏两国做出显著贡献。魏国危亡之际,请燕王发兵救魏。”

“寡人,有心无力啊!”燕王职沉重地叹了一口气。

此时,燕王职也处在两难之间。燕国和魏国是同盟关系,燕国与秦国也是。秦王稷曾在燕国为质,还是他和赵灵武王护送归国争位。燕王职与秦国还有另外一层关系,其母是秦惠文王之女,他是秦惠文王的外孙。按照辈分,他比秦王稷还要第一辈分。公子稷登位后,遵守诺言,与燕国一直保持友好的关系。这也是齐国权地败燕,不敢大举亡燕的原因。

“魏相,不是寡人不想帮。而是,寡人也有难处。”燕王职又叹了一口气,表示有心无力,“寡人主力,深陷伐齐,难能脱身。东胡觊觎燕国,虎视眈眈。寡人国内,也是矛盾重重。魏相,寡人的处境,太难了。”

“燕王有难处,魏王难处更大。”孟尝君见燕王说这些,是不想助魏抗秦,有意抛出这句话。

燕王职想了少许,问:“魏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燕王有难处,还有余力去救诸侯。魏王站在大梁城楼,就能看见秦军。魏王自顾不暇,想要去救诸侯都不能,这才叫难。”

“魏国独霸中原百年,是强国。怎会,落得如此。”

“唉!秦王先与魏王会盟,字迹未干,却背盟突袭。魏国主力跟随诸侯伐齐,正在宋地作战。”田文长叹一声,“魏王合纵诸侯伐齐,才落得这般下场。”

田文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魏王合纵伐齐,助燕破齐雪耻。如今,秦国伐魏,燕国也不能见死不救。燕王懂,只能装作听不明白。否则,他就要助魏抗秦。

“燕王破齐,声望日隆。再助魏抗秦,解救魏国与危难。不仅能够让魏王感激涕零,还能传播燕王千里救魏的美名。”

燕王职不为所动,沉默不语。

田文见燕王不说话,不表态,内心很生气。既然,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于是,田文换了一种语调道:“燕王不想助魏抗秦,外臣也不好再说什么。外臣离开这座大殿,魏燕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也会走向终点。”

燕王职知道对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不助魏,两国关系将会断交。但,转念一想。燕国失去魏国,得到了秦国,还能专心亡齐。怎么算,燕国都不吃亏。况且,燕王职现在只有一个目标:亡齐。

田文起身,坐势离开,见燕王没有挽留,又抛下一句话:“中原格局,也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燕王职神色微动,见田文要走,挽留道:“魏相留步。”

田文止步,叹息一声:“燕王不助魏抗秦,外臣留下来做甚。”

“魏相之言,是在威胁寡人?”燕王职眸色不善。

田文见卑微的态度,也不能说服燕王出兵,嘲讽道:“燕王乃诸侯合纵长,又攻破强齐,威德传遍中原。齐国败了,我不过一国之相,怎敢威胁燕国。”

田文说的这些话,看似在贬低自己,实则藏有深意。燕王职是诸侯之长,对魏国见死不救。天下诸侯,岂会信服?若没有诸侯相助,燕国岂能破齐?他是魏相,说话有威信。

“寡人不明白,魏相刚才那番话是什么意思。”燕王职深居高位数十年,岂能听不懂这些潜藏之意。

田文为了掌握话语主动权,假装不知,“外臣说了很多话,燕王要问的是那一句。”

“天下格局有异。”燕王职知道眼前这位人,曾担任秦相、齐相、魏相。对方号称诸侯贤公子,养客数千。对方是不会被威胁,也不会接受威胁。

“哦!这句话啊!唉,一路舟车劳顿北上,饥寒交迫,上了年纪又总忘事。刚说过的话,都忘了。”田文见燕王职的语气缓和,已经挑起了对方最关心的问题,换了一口气续道:“秦国伐魏,已经深入腹地。虽没能攻到大梁,但,魏国已经丢了很多重镇。就连,王室园林,就被毁了。现在的魏国,岌岌可危啊!魏王抵挡不住秦国的进攻,燕王乃一国之君,认为魏王会怎么办?”

燕王职道:“固守大梁,为江山社稷而战。”

“不会,不会。”田文挥手,唇角勾起一抹笑意道,“魏王继位以来,总是被秦国攻伐。伊阙之战,魏王被打怕了。秦国进攻,魏王会守。守不住,就会割地。这不,河东四百里割给了秦国。”

“魏王之举,有损先祖气概。”

“魏王要有燕王这般骨气,魏国定能回到先祖辉煌时代。”田文连忙转移话题,“按照魏王的脾气,打不赢,就会割地求和。这一次,也不例外。”

“割地求和,太过屈辱。”

“哪有什么办法。”田文有意放慢语调,“魏国梁囿中的文台被毁,垂都被烧。魏王固守大梁,又没诸侯救援。魏王只能屈节,将国土一半送给秦国,割地求和。秦得地,就会撤军。灭国与割地,魏王会选择后者。”

燕王职只关心一个问题:“天下格局为何会变。”

“魏王打不赢秦国,备受屈辱,就会从其他诸侯哪里找损失。燕不助魏,导致魏割其地,魏王一怒,会联合秦、韩、赵共同伐燕。如此,天下岂不是乱了。”

燕王职陷入深思,田文之言,看似诉苦,实则是在威胁他。燕不助魏抗秦,魏燕反目成仇。燕国想要亡齐,魏国会援齐抗燕,出面干涉。

秦国离齐国远,魏国离齐国近。秦国想要助燕,也是爱莫能助。三晋友好数十年,又会不会将秦国欺压的怒气,发泄在燕国身上。一时间,燕王职也陷入沉思。而,田文也没有给燕王职太多的时间,轻拍额头,“我忘了。赵王将魏当盟友,答应出兵助魏抗秦。”

这句话,无疑是在警告燕王。你若不帮,赵国也会帮。等到魏国渡过难关,定会找燕国的麻烦。至少,燕国想要灭齐,魏国不会答应。

燕王职怎么也没想到赵国会出兵,又担心被田文忽悠,问:“赵国出兵多少。”

田文竖起一根食指,燕王职见状,轻笑:“一万?”

田文摇了摇头,给出正确的数字:“十万。”

“十万?”燕王职瞳孔增大,赵国出兵十万,不仅是助魏抗秦,还有诸侯合纵亡秦之势。

魏、赵合兵一处,韩国也会参加。若其他诸侯也加入,合纵伐秦之势,以田文为主导再一次行成。田文曾合纵天下诸侯,率领齐、韩、魏三国,用武力正面攻破函谷。其名声远扬诸侯。这一刻,燕王职似乎明白了。田文要的不是助魏抗秦,而是合纵诸侯伐秦。

若燕国不加入,三晋记恨燕国。伐秦之后,下一个目标就会是燕国。到那时,燕国想要亡齐,三晋联合干涉。燕王职看着田文,暗道:“对方果真厉害。以助魏反秦为由,再掀合纵。他若拒绝,就会成为天下诸侯的敌人。若如此,不利于亡齐。”

“燕王,外臣告辞。”田文见燕王不表态,为了仅存的尊严,只能离开。

“魏相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