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助魏抗秦(1 / 2)

赵惠文王传 傲双 0 字 1个月前

 魏相田文,是齐国人,出自田氏宗室。父亲是靖郭君田婴,祖父是齐威王田因齐。田文因出生在五月五,被视为不吉,认为克父母,故而令其父不喜,遭到抛弃。其母爱子,偷偷将田文养大。

靖郭君田因齐有四十多个儿子,也没把田文当一回事。等到田文长大,父子相见,田文以增高门户和上天赐命,说动了田因齐。田因齐见田文不凡,改变了对他的态度,令其主持家政,接待宾客。田文广罗宾客,闻达于诸侯。

田因齐死,田文袭爵,在薛邑不分高低贵贱,招揽宾客,食客达数千人。齐王田地继位,见田文名声高于他,感受到威胁。秦王稷邀请田文入秦为相,齐王顺势,答应了这个请求。

田文入秦,担任秦相,处处收到掣肘。秦王囚禁楚怀王,又想囚禁田文。田文倚靠鸡鸣狗盗之辈,狼狈逃出函谷关。田文回到齐国,齐王以他为相。田文想起被秦王羞辱那些事,联合韩魏伐秦,三年破函谷关。回军又北败燕军,令他威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齐王将薛邑旁边的尝邑,封给田文。田文承袭父的薛邑,又得封尝邑,故而被人称为孟尝君。

田文有招贤的美名,又身局相位,还有破秦败燕的战功,严重威胁到了齐王的地位。齐王田地七年,田甲劫王,引发了齐国宫廷之内。田甲被诛,齐王怀疑田文是主谋,大怒之下,罢黜田文相位,铲除其党羽。

田文遭到猜忌,内心害怕,又被罢相,门客尽去。他在齐国呆不下去,又不能回到封地,只能出逃,去了魏国。魏王遫受秦国欺凌,听闻田文贤明,拜为魏相。

“原来如此。”赵王何感慨道,“孟尝君一生也不容易啊!”

触胥点头道:“孟尝君一心为齐,却遭到不公。故而,诸侯伐齐,孟尝君也主导魏国参加。”

“孟尝君离齐,齐王将强大的齐国,弄得乌烟瘴气。”赵王何忍不住叹息道,“方有今日之祸。”

“王上,魏相到了。”一名宦者,快步走了进来。

“快请。”赵王何连忙示意。

魏相田文仪态端庄,步履稳健,走了进来,行礼道:“外臣,拜见赵王。”

“魏相不必多礼,请落座。”赵王何见着孟尝君田文本人,送去崇拜的眼神,“寡人早闻魏相的事迹,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承蒙赵王抬爱。”田文没想到赵王会如此礼遇他,也认真打量眼前这位青年君王。

赵武灵王和其长子代安君公子章的事迹,孟尝君是亲身经历。沙丘宫变后,赵国国政被权臣把持。前有宗室公子成,后有李兑。故而,赵王给外界的印象是胆小、懦弱之君。孟尝君看着赵王这十年的变化,能够在权臣之中周旋,而不失君位。立冠后,果断出手,先用和平手段剪除李兑之势,后合纵诸侯伐齐,树立威信。今日得见赵王何,见有其父兄英姿。假以时日,赵王成长起来,定能与诸侯一较高下,成为诸侯之长。

赵王何与孟尝君简单问候之后,问道:“魏相入赵,所谓何事。”

田文拱手行了一礼,开门见山地答道:“外臣入赵,是请赵王发兵救魏。”

“魏国出了什么事?”

“秦国言而无信,出兵伐魏。魏国不是秦国的对手,只能向赵国求援。”

话说,秦国想称帝,担心会被天下诸侯群攻。为了转移中原诸侯的注意力,尊齐为东帝。怎知,齐王主动放弃帝位,还联合诸侯,共同伐秦。顿时间,秦国陷入僵局。秦国为了破坏诸侯联盟,用尽心思。甚至不惜割地与魏、赵议和。

齐国亡宋,诸侯伐秦无疾而终。秦国想着齐国带来的耻辱,无不想报仇。齐国亡宋,国力到达鼎盛,欲称帝,取代周室。诸侯担心自己会成为齐国下一个灭国的对象,想要伐齐,却畏惧齐国的实力。

秦国为了点燃诸侯之怒,率先伐齐。后又合纵诸侯,共同伐齐。秦国只想搅乱中原,让诸侯与齐国打,好坐收渔利。怎知,齐国看似强大,却不堪一击,落得济西惨败。

秦国只想削弱齐国,而不想灭齐助诸侯强大,故而,济西之战后索要河东九城,便第一个退出了伐齐。秦国撤军后,与韩、魏、楚等国先后会盟,搞好关系。燕国破齐秦周,攻占临淄。赵国孤军伐齐,攻取河间。楚国也坐不住,北上救齐。燕、赵、楚、齐在齐国境内,一片大乱。

秦相魏冉趁着中原诸侯混战,想要替自己攫取更大的利益。故而,魏冉鼓动秦王伐魏。

为公,趁着诸侯注意力在齐国,魏国主力在宋地,能够进一步削弱魏国的力量,甚至灭掉魏国。同时,也能牵制赵国,减轻齐国的压力。为私,秦国打下的河东九城被设立陶郡。陶郡,是魏冉的封地,中间隔着魏、韩,是一块飞地。魏冉伐魏,是想将陶郡连城一片,壮大自己的封邑。

秦国伐魏,战事十分顺利,攻破魏国安城。安城是魏都大梁的门户,至关重要。于是,河东的秦军东进,陶郡的秦军西进。两军夹击,魏国旦夕可灭。

“秦国攻我甚急,有灭我之势。诸位,寡人该如何应对。”魏王遫听闻秦军背盟,攻破安城,直逼大梁,吓得脸色苍白,急忙召集朝臣应对。

朝臣听闻秦军来了,吓破了胆色,乱做一团,纷纷请言,割地议和。

魏王遫继位以来,被秦国欺负很惨,卑躬屈膝割地求和。然,这一次,他想硬气一回,不想割地。魏王遫见大臣皆言割地,唯独田文没说话,问:“魏相,可有良策,破此危机。”

田文从朝堂的现状判断,摸不透魏王遫的底线,问道:“王上是想战,还是想和。”

“魏国不是秦国的对手,如何能战。”

“王上不敢战,想要和,只需送钱财,割地。”

“秦国贪得无厌,逼迫寡人割地还少吗?寡人再割,魏国还有多少土地。”

“王上若有男儿气概,想要战,臣,有一策。”

“魏相请讲。”

“求救。”

“韩国太弱,不敢得罪秦国。燕、赵伐齐,无暇顾及。楚国畏秦,更不会伸出援手。”魏王遫问,“寡人应该向谁求救。”

田文道:“赵国和燕国。”

魏王遫摇了摇头,叹息道:“燕、赵伐齐,哪有空救我。魏相,寡人想求救,也没去处啊!”

“臣认为,王上若向赵、燕求救,两国定会发兵助我抗秦。”

魏王遫见田文胸有成竹的样子,问:“燕、赵真的会救寡人?”

“臣亲自前往,向燕、赵求援。”

一人冷声道:“魏相不会是想以求救燕赵的名义,逃亡吧!”

田文厉声道:“我的妻儿在魏国,我若逃亡,王上可以杀了他们。”

“魏相严重了。”魏王遫训斥那些想要割地议和的人,“魏相贤明闻达诸侯,是寡人治国臂膀,岂会做出这样有辱名声之事。魏相,寡人信你。尔等,敢诋毁魏相,寡人灭尔三族。”

“多谢王上厚爱。”田文又道,“臣定会搬来救兵,解救国难。”

“若能如此,魏相对魏国有再造之恩,是寡人的恩人。”魏王遫神色激动,起身行礼,“魏相,请受寡人一拜。”

“臣乃齐国弃臣,幸遇王上,才得以位居相邦。王上如此待臣,臣,怎可不报。”田文说到深处,眼眶不禁含泪,“秦国攻伐甚猛,臣,立刻去邯郸,游说赵王出兵。王上,臣未归来,你要守住大梁。”

“一切,拜托魏相。”魏王遫郑重道,“寡人会守住大梁,等魏相带救兵归来,共同反秦。”

……

“诸位,秦国伐魏。魏国是我国盟友。魏国有难,我们该怎么办。”赵王何听到田文求救之言,没有立即表明态度,而是询问朝臣的意见。

朝臣以伐齐为由,反对救魏。

“秦国之举,实在可恨。寡人闻之,也想助魏抗秦。”赵王何露出难色,话锋突变,“奈何,寡人主力正在伐齐,有心,也无力。”

田文见赵国君臣不想助魏抗秦,放声大笑。

赵王何听到不友好的笑声,问,“魏相笑什么。”

“我笑。”田文有意停顿,抬高音调,“三晋,无男儿啊!”

“放肆。”赵国朝臣发出怒骂声,“休要猖狂,这里是赵国,不是魏国。”

田文面对来自赵国朝臣的怒骂声,选择硬刚道:“我难道说错了?”

一位老臣冷气鄙人地问道:“魏相为何说三晋无男儿。”

“魏文、武二侯时,秦国被揍得毫无还手之力,不敢与三晋为敌。赵主父时,不仅插手秦国内政,扶持当今秦王稷夺位。还孤胆入秦,议政天下。而今,才十几年,秦国欺凌三晋,三晋却无男儿。我,说错了么?”田文最后几个字,有意抬高音量。一席话,说得赵国朝臣感到羞愧。

三晋建国之初,何曾把地处西垂的秦国放在眼中。如今的秦国,欺凌三晋,却无人发声。三晋辉煌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赵王何听到这句话,也遭受很大的刺激。田文目视赵王,对方只有瞬息之变。但,他知道,自己的激将法,成功激起了赵王好战之心。

赵主父是这位青年君王心中的一道坎。要想证明自己,就要伐秦。毕竟,赵主父当年,欺压秦国那些事,赵国朝野皆知。赵王何无动于衷,不敢伐秦,岂不是承认自己无能,不是一位合格的君主。

“休要胡言乱语。”先前那名老臣怒道,“秦国伐魏,魏国不敌。魏相此言不过是想将我国拖下水。秦祸移赵,你居心叵测。”wap.biqμgètν.net

“哈哈哈哈。”田文放声大笑,环顾赵臣,大方承认,“不错!魏国打不赢秦国,魏王继位以来,被秦国数欺,丢城割地。魏王打不赢秦国,还敢抗争。这份男儿气概,远胜其他比魏强的诸侯。”

田文虽没说是哪国诸侯,赵国君臣知道说的是他们。魏国霸业滑落,赵国国力上升,已经取代魏国,成为三晋之首。魏国打不赢,是实力不够。赵国不敢打,是胆量问题。赵氏儿郎,岂能受得了这份屈辱。

“赵氏男儿,何惧秦国。”赵臣义愤填膺,无不怒目而视。

先前那名老臣,嘲讽道:“魏相乃齐人,出自齐国王室。齐国被誉为当世第一强国。诸侯伐齐,赵国当先。济西破齐,秦周又败之。我将廉颇,孤军伐齐,深入腹地,攻占河间,勇冠诸侯。魏相,说三晋无男儿,岂不谬矣!”

“是啊!是啊!”其他朝臣跟着响应,“我将廉颇神勇,大败齐军。”

“当世强国齐国被我国打败,区区秦国,有什么好怕的。”

“乐毅攻破临淄,齐王都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