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与和(1 / 2)

赵惠文王传 傲双 0 字 1个月前

 齐国败了,联军胜了。谁也没想到,东方霸主齐国,数十年未曾有敌手,完虐诸侯,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落败。这样的结局,不仅齐王田地没想到,就连诸侯也没想到。看似强大到无比的齐国,竟然会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齐国败了,联军要分享胜利果实。

乐毅击败齐军主力,看着诸侯打扫战场,战果颇丰。

诸侯联军将领走来,晋鄙道:“痛快,痛快。乐将军指挥有方,我们才能大败齐军。”

暴鸳也道:“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从来没这么痛快了。”

乐毅谦虚道:“承蒙诸位厚爱,将士用命。若非如此,安能战胜齐军。我们能够取得大捷,乃诸位之功。”

廉颇问道:“乐将军,我有一事不明。齐军为何突然鸣金收兵。”

“起初,我也不明白。”乐毅淡笑道,“后来,我从降卒哪里得知,齐王和主将触子不和。”

廉颇追问:“齐王和触子发生了什么。”

乐毅回道:“根据斥候和降卒得来的消息,触子想放弃济西,以济河为塞,据守济东。齐王大怒,多次逼触子渡河与我们决战。甚至,当着将士的面,侮辱触子,以灭族、掘坟相威胁。”

蒙骜闻言,大笑道:“齐王怎会如此蠢!”

“是啊!”晋鄙接过话,“齐王侮辱触子,恫吓将士,他这样做,将士不反才怪!”

暴鸳也道,“难怪我们与齐军短兵相接,厮杀正酣。齐军阵营,会突然鸣金收兵,因政令不统一,导致大败。齐王,太蠢啦!”

“齐王不是蠢,他太过自信,太想获胜。”乐毅看着众人道,“他想一战定乾坤令诸侯臣服。正因如此,齐军主力才落得大败。”

“哈哈哈。”晋鄙笑道,“齐王的蠢,断送了齐国十几万男儿。”

暴鸳也笑着说,“正因有齐王的蠢,我们才能获得大胜。”

乐毅看着众人,问,“齐军主力惨败,诸位,我们何不一鼓作气,打到临淄,灭了齐国。”

“齐军虽败,我们也受伤不轻。”晋鄙摇头道,“齐国有霸主的底蕴,我们打下去也讨不到便宜。”

“晋将军,是什么意思。”乐毅闻言,魏国不想继续打。

晋鄙叹了一口气,“当年,我们击败楚军,选择见好就收,巩固战果。如果,我们继续东进,齐国面临灭国,定会同仇敌忾,对我们不利。”

暴鸳接话道,“是啊!我们虽大败齐军,但,齐国南线和西线的主力未损。我们想要灭齐国,谈何容易。我们继续发兵西进,若不胜,将会遭到齐国的反击。”

乐毅见韩国也不想打了,把目光看着蒙骜,“蒙将军有何意见。”

蒙骜道:“我们伐齐,是因为齐王暴虐无道,征战好杀。秦国为了匡扶正道,伐齐以安定诸侯。我也赞成不应该继续打下去。”

乐毅闻言,点点头,问,“廉将军,你是如何想。”

廉颇正色道:“末将奉命东征,前来会盟时,赵王让我一切听乐将军。乐将军说打,廉颇就打。”

乐毅沉默少许,诸侯不想打,也不能强求。但,未免诸侯背盟,要牵制他们,就要抛出巨大的利益,“诸位,言之有理。如今齐国大败,我们该分享胜利果实。按照盟约,击败齐国后,我们要瓜分齐地。如何分之,诸侯不妨言之。”

晋鄙第一个表态,“魏国要得不多,只要齐灭宋之地。”

蒙骜道,“齐国河东九城,是秦国用武力打下的,这块地归秦国。”

“战利品韩国要大成。”暴鸳知道,韩国地理位置与齐国不接壤,索要飞地,也不能壮大韩国疆域。

“按照盟约,瓜分齐地各凭本事。”乐毅先以盟约说事,“诸位,接下来,如何打,能够取得多大战绩,靠自己本事。”

蒙骜忙道:“秦国不打了,准备撤军。”

“撤军?”众人皆惊。齐国取消帝号,又联合诸侯伐秦。按道理说,秦国率先对齐国发动攻势,齐、秦两国很难共存。如今,齐国大败,秦国应该尽全力灭齐才是。

秦国怎会突然撤军,的确想不明白。

蒙骜见诸侯愕然,忙解释道,“秦国和齐国不接壤,秦国劳师远征,是为了安定天下。今,齐国已败,秦国完成了使命。眼下,西戎趁着秦国东进,南下犯边。我得秦王令,需撤军回防,以备戎敌之患。”

乐毅不相信蒙骜所言,秦国伐齐,看似为公,实则为私。秦国率先伐齐,是为了点燃中原诸侯与齐国开战的这把火。如今,火已经点燃,齐国大败。秦国继续打下去,齐国灭了,中原诸侯强大,就会对付秦国。此时,秦国退出伐齐,让中原诸侯和齐国相互消耗,进而壮大秦国。

乐毅看透了秦国的心思,也不好明说。秦国要撤军,他也留不住。

蒙骜对着众将行礼,转身出营,带着秦军撤出战场。就这样,五国伐齐,秦国第一个退出。

秦国走了,局势发生了变化。

暴鸳见秦国撤军,害怕秦国上演假途灭虢之计,忙道:“韩国国弱,伐齐遭受重创,也该归国休整。”

晋鄙问道:“你也要撤军。”

“嗯!韩国也不打了。”暴鸳又道,“希望有有朝一日,我们还能并肩作战。”

秦国走了,韩国也走了,五国联军变成了燕、赵、魏三国联军。

乐毅见晋鄙伐齐也动摇了,忙道,“宋国境内的齐军,就交给晋将军。晋将军击败宋境的齐军,这块土地就归魏国。”

“好。”晋鄙见秦、韩撤军,也不想深入齐地,“宋境内的齐军,就交给我。”

晋鄙出营,率领魏武卒往宋地而去。大帐内,只留下乐毅和廉颇,以及燕赵的将领。

乐毅问道:“秦、韩撤军,魏国伐宋,廉将军有何打算。”

廉颇道:“我打算率军攻入齐国的河间之地。”

“廉将军,打算率赵军深入齐地。”

“不错。”廉颇正色道,“我正有此意。”

“河间之地,有强大的齐军。廉将军孤军深入,就不怕犯了兵家大忌。”乐毅劝道,“廉将军,不要犯险。”

廉颇豪气盖天地道:“齐军不堪一击,有何惧之。”

乐毅没想到廉颇有如此胆色,敬佩道:“廉将军胆色过人,乐毅佩服。廉将军若攻破齐军河间,名声定能远扬,勇冠诸侯。”

“多谢,乐将军之言。”廉颇正色道,“勇冠诸侯之名,廉颇不敢当。廉颇身为赵将,定要为赵国开疆扩土,以扬我赵氏男儿威名。”

“好好好。”乐毅露出欣慰的眼神,眼前这个人,让他看到了胡服骑射那些男儿,“河间攻取,就拜托将军了。”

“乐将军,告辞。”廉颇行完礼,走出大帐。

乐毅闻言,亲自相送。廉颇上马,拱手道“乐将军,告辞。”

“送廉将军。”乐毅行礼道。

廉颇走后,乐英上前道,“乐上将军,诸侯将领,为何独对廉颇如此。”

“五国诸侯伐秦,韩、魏、秦三国各怀鬼胎。唯有燕、赵伐齐意志最为坚定。燕、赵两国是最好的盟友。”乐毅一边往前走,另一边又说,“如今,秦国撤了,韩国也撤了,魏国看重宋地。赵国攻打河间,也是进一步伐齐。廉颇军事之才,其胆色之勇。我相信,不久后,他将会成为名动诸侯的名将。”

“乐上将军,诸侯联军都撤了。”剧辛来到近前,问道,“我们该如何。”

乐毅落地有声道:“不破临淄,势不归燕。”

剧辛问道:“乐上将军的意思是直取临淄?”

“不错!”乐毅朝着临淄的方向看去,高声道:“马踏临淄,不破不归。”

乐毅走进营帐,坐在主位,对着燕军将领道,“诸位,齐军主力被我们击败。如今,诸侯联军撤军,只剩下我燕国。若要继续伐齐,我们没有盟主。是战,是撤,诸位有何意见。”

燕军将领有不同的意见,好战派,主张继续战。保守派,主张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