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西之战(1 / 2)

赵惠文王传 傲双 0 字 1个月前

 乐毅带领诸侯联军,故意制造强大的攻势,混淆齐国的视线。再出其不意,借道赵国,一举攻入齐国境内。乐毅战法求稳,步步推进,齐国北地尽失。就在联军获得大胜之时,乐毅得知齐国二十万大军北上。

乐毅在大帐召集诸将,商讨如何打。

有的将领认为应该快速南下,渡过济河天堑,与齐军决战。有的将领认为应该肃清残敌,以免后路被断。

面对齐军北上,乐毅制定了两个方案。第一方案,派出精锐南下,迅速占领济河东岸的城池,以免齐军依靠济河地势,阻截诸侯联军。一旦,战事陷入僵持,对联军极其不利。第二个方案是做好与联军打持久战、消耗战的准备。

乐毅善兵,不仅自己知道应该如何打,还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怎样打。尤其是,当他得知齐军主将是触子,眉宇多了几分愁。很快,不好的消息传来,触子率军北上,抵达济河西岸,修筑防御攻势。

乐毅害怕打持久战、消耗战,却没想到触子用这种战术。怎知,乐毅又得到一个消息,触子率军渡河,在济河西岸布阵。

乐毅拿着斥候送来的密报,大笑道:“天助我也!天助我也!我本担心触子会在济河东岸布阵,却没想到他会放弃这么好的地势,选择在西岸。”

廉颇起疑道:“触子是齐国一代名将,为何会犯这个错误。乐将军会不会有诈。”

“触子不会这样做。”乐毅停下来又道,“齐王会逼触子犯错。”

晋鄙问道:“乐将军的意思是说齐王让触子渡河。”

“不错!”乐毅胸有成竹地道,“齐王在位十七年,都是他欺负诸侯,何曾有诸侯攻入齐国境内。齐王太想击败我们,想要速胜。齐王,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暴鸳问道:“齐国主力在济河西岸,乐将军,此战,我们如何打。”

“齐王想要在济西与我们决战,我们就满足他的要求。”乐毅厉声道,“大军前进,在济西与齐军决战。”

原来,触子见联军势大,士气旺盛,为了稳中求胜,决定在济河东岸安营扎寨,利用济河的天险,阻挡诸侯联军南下,一边恢复士气,另一边另寻战机。只要战事陷入僵持,联军内部必定不稳。齐国驻防西线和南线的精锐北调,国难可解。然,齐王田地得知触子不出战,勃然大怒,喝骂道:“混账东西,有辱寡人威名,竟然胆小如鼠,避而不战。”

齐王田地派出六名使者,催促触子渡河北进,击败诸侯。

齐王田地不仅要胜,还要速胜。他在位十七年,从来都是他欺凌诸侯,怎能被诸侯所欺。他相信自己的大齐男儿所向披靡,区区诸侯不过乌合之众,怎敢与他争锋。如今,诸侯攻入齐国境内,还是他最看不起的燕国。

触子拒不受命,避而不战,让齐王田地的愤怒达到了,乐毅应该将擅长近战的魏武卒放在前面,又恐诸侯联军说他有私心,让其他诸侯去送死。诸侯不会用力,反而会坏了大事。乐毅也明白一个道理,唯有自己的精锐,才最可靠。伐齐,联军为辅,燕、赵才是主力。

齐军前锋冲了过来,弓弩手往前,拉弓搭箭,射进联军阵营。

一支箭矢飞来,差点射中乐毅。

一旁的将士惊慌道:“上将军,快退。”

“退下。”乐毅喝道,“大战当前,我怎能退。大燕将士听令,准备,杀。”

匡辛带领将士冲到联军阵营,齐军和燕军近身肉搏,厮杀惨烈。匡辛不辱其父之威,连杀数人,鲜血染红了战甲。匡辛越战越勇,不断冲击联军阵营,他要带领齐国男儿,重创敌军。

乐毅见状,依旧沉着冷静应对,一边指挥燕国反击,另一边让赵国步卒增援。怎知,就在这时,齐国鸣金。这声音,代表收兵。

匡辛闻声,一脸茫然,他好不容易带领大齐将士攻入联军阵营,近身搏斗,取得不错战绩。然,齐军鸣金撤退。匡辛不甘心,也只能下令撤退。怎知,将令没有很好传达,齐国阵营一阵骚乱,阵脚大乱。

乐毅没想到齐国会突然鸣金,且,阵营大乱。

乐英问道:“上将军,齐军乱了,我愿率军冲击敌阵,活捉齐王。”

另一名将领道,“上将军,我们不能贸然出击。齐军撤退,其中会不会有诈。”

乐英道:“怕什么。联军势众,大举进攻,齐军必败。”

燕军众将皆等着乐毅下达进攻的命令,诸侯联军统帅也是如此。

乐毅见齐国鸣金突然,齐军撤退慌乱,显然不是有密谋。乐毅根据自己战场经验的判断得出,齐国内部发生了什么事。乐毅根据齐军前锋撤退时的状况,齐国阵营又出现的骚动。敏锐的嗅觉,让他认为这是破齐的天赐良机。

乐毅抓住战机,下令全军出击。

诸侯联军得令,铺天盖地而来,冲击齐国阵营。

原来,齐将触子令前军冲锋,与联军近身搏杀。

古语有云:将帅不能受辱。

齐王田地多次羞辱他,还以灭族、掘祖坟威胁。这样的君主,乃昏君耳!岂能为他尽忠!触子不能忍,无需再忍。于是,趁着前锋与联军近身搏杀,突然鸣金收兵。因为政令突然,齐军上下茫然,阵营乱成一团。

“如此昏君,如此齐国,灭亡吧!”触子抛下一句,离开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