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伐齐宣言(1 / 2)

赵惠文王传 傲双 0 字 1个月前

 燕赵两国互换文书,正式缔结盟约,共同伐齐。

乐毅离开丛台宫,韩徐为一路相送。路上,乐毅感谢道:“若非韩大将军相助,缔盟,也不会如此顺利。”

韩徐为看了一眼乐毅,轻叹道:“你啊!也太胡来了。险些坏了大事。”

乐毅轻笑一声,回道:“赵王年轻,我只能如此。有韩大将军在,乐毅心中有底。”

“破齐,你有几成把握。”韩徐为闻言,这才明白,乐毅之言,是有意刺激赵王心性。

“五成。”乐毅伸出五根手指,向前一送。

“只有五成?”韩徐为对这个答案,一点也不满意,“齐国连连征战,国内怨声载道。乐毅,你的估计,是否错了。”

“韩大将军,这是我的保守估计。”乐毅停顿少许,又道,“齐国对外用武,武力强盛。如今,又灭了宋国,士气高昂。燕赵能与齐国平分秋色,已经很不容易。”

韩徐为点点头,又问:“加上诸侯,有几成胜算。”

“七成。”

“为何只有七成。”

“诸侯合兵一出,势力强大。但,诸侯是否齐心,这很关键。再者,齐国有霸主之业。七成,不算低。”

“接下来,乐毅,有何打算。”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宫门。

“我即刻返回燕国,将赵国会盟之事,告诉燕王,并做好伐齐的相关事宜。”

韩徐为停下脚步,问:“乐毅,我还有一问。”

乐毅也停下脚步,“韩大将军,请讲。”

“诸侯会加入我们,共同伐齐?”

乐毅胸有成竹地道:“会。”

韩徐为相信对方的判断,点了点头道:“老夫期待着,我们并肩作战,共同伐齐。”

“韩大将军,外臣告退。”乐毅行完礼,躬身离开。

一名年轻的武将问道:“韩大将军,破齐,我们真的有胜算。”

韩徐为目视着乐毅的背影道:“若能破齐,此子,定当名动诸侯,留名后世。”

“末将不曾听闻乐毅之名,韩大将军拔高了他的地位。”

“你等着看吧!”韩徐为见乐毅的车队消失在宫门,感叹道,“此子,定会名动诸侯。到那时,他定是一代家喻户晓的破齐名将。”

乐毅离开邯郸,一路北上,回到燕国蓟城。

“乐毅,你总算回来了。”燕王职听闻乐毅入宫求见,亲自相迎。

乐毅受到如此高的礼遇,内心十分感动,拱手道:“臣,不负使命,与赵缔结合纵。”

“好啊!好啊!”燕王职眸色充满赞赏之意,“有赵国相助,伐齐,我们又多了几成胜算。”

乐毅问:“剧辛、邹衍二位出使诸侯,情况如何。”

“寡人正有喜讯告诉你。”燕王职眸色藏不住喜悦,“韩、魏与我国也缔结合纵。”

“太好了。”乐毅听到这个消息忍不住击掌。韩、魏合纵,虽在乐毅意料之中。但,魏国有个不确定因素,那就是魏相孟尝君田文。虽然,孟尝君被齐王赶出了齐国。但,诸侯伐齐,田文为了祖宗,是否会放下仇恨,乐毅有些拿捏不准。如今,魏国加入,正说明了齐国失道寡助。

“寡人写信给秦王,邀请他一起伐齐。如今,寡人尚未等到秦王的回复。”秦国季君之乱,燕王职曾答应赵武灵王,释放并护送还是在燕国为质的秦王稷归秦夺位。伐齐,秦国加入,胜算又将增加一成。

这时,一人快步走进大殿,喜色道:“王上,天大的喜事。”

燕王职神色激动地道:“莫非秦王也答应出兵伐齐。”

“秦王不仅答应合纵,还出兵伐齐。河东一战,大败齐国,夺齐九城。”

“太好了。”乐毅神色激动,“齐国大败,定将加快诸侯合纵之势。”

燕王职眸色也露出泪光,“如此说来,寡人的国仇家恨,可以雪耻了。”

乐毅点头,以表示同意燕王职所说。

“寡人等了三十年,总算等到了。天佑燕国,天佑燕国。”燕王职忍了三十年,这一刻,他的情绪犹如河水决堤,一泄千里,“传令下去,准备与齐国开战。”

乐毅道:“王上,伐齐这把火,烧得还不够旺盛。”

“你的意思是说,还有诸侯伐齐?”

“臣,相信,赵国也坐不住。”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赵国伐齐若胜,王上振臂一呼,号召诸侯伐齐,定会得到诸侯云集响应。”乐毅的目光看向邯郸,“齐国可破,国耻可雪。”

“好啊!寡人等了三十年,终于等到了。”燕王职打起精神,发号施令道,“传令下去,全军备战。”

“喏。”众人齐声道。

三日后,燕国得知赵国发兵攻齐,燕王职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秦国对战齐国,胜。

赵国对战齐国,也胜。

燕王职见状,也蠢蠢欲动,想要伐齐,以检阅改革后燕国的整体实力。

乐毅知道,首战胜利,对燕国而言,极其重要,忙劝阻道:“臣,立刻南下邯郸,号召诸侯共同伐齐。”

燕王职忍了三十年,也不差这一时,克制住伐齐的情绪,拉起乐毅的手道:“一切,都拜托你了。”

乐毅再一次离开燕国蓟城,南下来到赵国邯郸。而,赵王何伐齐获胜,韩、魏两国也派出使者来到赵国。一时间,赵国邯郸,汇聚韩、魏、燕三国使者。

赵王何对战齐国,本来是发出试探,却怎么也没想到齐国战力如此脆弱。这次伐齐获胜,也增加了赵王何的自信。赵王何在丛台宫召见诸侯国使者,厉声道:“齐王无道,灭了宋国。诸位不想成为齐国下一个灭国对象,我们就要团结起来,共同伐齐。”

魏国使者道:“吾王命我出使赵国,就是为了合纵,一起伐齐。”

韩国使者也道:“吾王也如此。”

“好,好,好。”赵王何本以为韩、魏两国跟随齐国南攻楚,西攻秦,获的得了不少便宜。怎么也没想到韩、魏倒戈相向。如此看来,齐王亡宋,韩、魏怕了,也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灭的对象。

韩魏自身实力不济,不敢和齐国叫板。有怕,就会有怒。韩、魏正愁之时,秦国派出使者向韩、魏借道伐齐。韩、魏借,又担心,秦国包藏祸心,再次上演假途灭虢的故事。韩、魏不借,秦国发怒,就会武力攻伐。东边有齐国,西边有秦国,韩、魏两国无力招架。故而,韩、魏做了一个决定,借道秦国,让齐、秦相争,渔翁得利。然,韩、魏没想到,秦国能够轻易攻破齐国边境,取得河东大捷,占九城。

韩、魏两国得知,燕、赵报团,准备伐齐。故而,两家商议后,决定北上邯郸,加入合纵。一旦,韩、魏、燕、赵四国合纵,无论是秦国,还是齐国,都不敢轻易宣战。

赵王何又看着乐毅,“乐使者,我们又见面了。”

乐毅拱手道:“齐国无道,吾王举国之力伐齐。故而,吾王派我南下,与赵王商议。”

“伐齐,算我魏国一个。”魏国使者闻言,立马表明态度。

“伐齐,也要算我韩国一个。”韩国使者也跟着亮明韩国的态度。

这时,一使者走来,高声道:“王上,秦国使者来了。”

“有请。”

不多时,秦使走了进来,行礼道:“外臣芈戎,拜见赵王。”

“华阳君,快快请起。”赵王何抬手示意,“请坐。”

“谢,赵王。”

赵王何问道:“华阳君不在咸阳,怎么有空来我邯郸。”

芈戎高声道:“听闻各路诸侯齐聚邯郸,商议伐齐。打齐国,怎能少得了我秦国。”

“哈哈哈。”赵王何大笑,“齐王无道,天怒人怨。秦国要参加合纵,寡人举双手欢迎。”

芈戎直接问道:“伐齐,以谁为首。”

赵王何没答,反问道:“诸位,华阳君说得及是。我们相聚,是为了伐齐。为了号令统一,我们应该选出盟主,以谁为首。”

韩国使者第一个说话,“打齐国,韩国愿意出一份力。盟主,韩国是当不了。”

魏国使者也不想牵头,也说道:“魏国实力不济,也不能当盟主。若要选盟主,魏国推选赵国。”

韩国使者也附和道:“我国也推选赵国。”

芈戎冷声道:“齐国亡宋,秦国第一个宣战。我国取得的成就,诸位有目共睹。论战力,论实力,这个盟主,非我秦国莫属。”

“反对。”赵王何尚未表明态度,就听见韩、国齐声道:“盟主应该是赵国。”

芈戎道:“盟主,应该是我秦国。”

赵王何得韩、魏拥护,内心很高兴。此时的赵国,俨然成为三晋之首。但,又听秦国之言,心里又有点不喜。赵王何若成为盟主,就能领导诸侯伐齐。赵国的中原地位,也将会再上一层楼。同时,也多了一点隐患。秦国不会出力,背后联合齐国,三晋处境危矣!

赵王何还有一层考虑,若诸侯不能齐心将齐国揍趴下,齐国和赵国将会战火不断。就在秦国和韩、魏争吵之际,赵王何做了一个决定:不做盟主。

“好啦!诸位不要争了。”赵王何出言制止,看着韩、魏,“承蒙两位厚爱,寡人年轻,威德不足。这个盟主,寡人也是做不得。”

赵王何言语一出,不仅韩、魏傻了眼,就连赵国的大臣也跟着听不懂。

魏国使者有些心慌,问:“赵王不当盟主,何人能当。”

韩国使者也跟着道:“赵王年幼,却年少有为。这个盟主,非赵王莫属。”

芈戎没想到赵王会主动避让,笑道:“赵王不想当盟主,就让我秦国来当。”

无论是晋国,还是同出三晋的韩、赵、魏,他们都不认可秦国。若以秦国为盟主,三晋男儿岂会答应。再者,齐、韩、魏、燕、赵五国合纵伐秦在前,又尊秦国为盟主再后,这种情况很难让人接受。

韩、魏积极推崇赵国,就是不想要秦国当盟主。韩、魏不想,赵国也不想。赵王何不想当,也不代表他赞成秦国成为诸侯盟主。

“诸位,我秦国当盟主,你们没意见吧!”芈戎看着众人,想要敲定这件事。

这时,赵王何说话了,“寡人觉得有一人能够当盟主。”

“谁!”芈戎听出这话,显然赵国不赞成以秦为盟主。

“燕王。”赵王何抬高声音,抛出两个字。

“什么。”芈戎惊讶,“燕王?”

韩国使者也道:“赵王,没说错吧!”

魏国使者也摇头,“论疆域,燕国不及赵国。论战力,燕国也是排名靠后。燕王为盟主,这有点…”

乐毅见诸位反对,也道:“承蒙赵王抬举,燕国弱小,难以当此重任。”

赵王何早就猜到是这种反应,有意放慢语调,“诸位,我有几问。”

“五国诸侯王中,谁的年纪最长。”

韩国使者想了少许,“燕王。”

赵王何又问,“谁的国仇家恨,对齐国最深。”

魏国使者答:“齐国对燕国有祸国之仇,又有辱燕之恨。对齐国的仇恨,燕王敢说第二,何人敢说第一。”

“不错。”赵王何正声道,“燕王历经乱世,阅历广,见识深,胸中有格局。其年龄比我们大,在位时间也比我们久。燕王对齐国的仇恨,更不容人质疑。”

韩、魏两国闻言,也点点头。与其选择秦国,他们还不如支持燕国。

“诸位,以燕王为盟主,寡人放心,你们难道不放心。”

各国使者没想到赵王年纪轻轻,却能够说出这番话来,顿时,语塞。对赵王何而言,选择以燕王为盟主,可靠,且不会背叛。

“寡人尊燕王为盟主。”赵王何趁着众人尚在犹豫,立马表明态度。

“尊燕王为盟主,韩国没意见。”韩国使者见赵国已经发话了,只要不是秦国,也跟着表态。

“魏国也没意见。”魏使也跟着附和。

芈戎没想到赵王会如此出牌,打乱了他的部署。如今,诸侯都支持燕国,他也只能顺水推舟,“秦国也没意见。”

乐毅站出来对着各国诸侯使者行礼,“承蒙诸位厚爱,燕王唯有破齐,方能报答诸位的信任。”

“以燕王为盟主,诸位没意见,全票通过。”赵王何停下来,又道,“为了保证联军步调一致,号令统一,能够更好指挥联军伐齐。寡人认为,应该共推一位将军。”

“是啊!理应如此。”韩国使者跟随齐国伐楚,正因为联军以匡章为帅,故而,大获全胜。

魏使问:“外臣主张以韩徐为大将军为帅。”

韩徐为闻言,立马接话,“我老了,不能堪当大任。诸位,联军统帅这个职位,还是另请高明。”

“韩大将军,莫要推辞。”魏使笑道,“统帅非你莫属,你不当,谁能当。”

赵王何也有意让韩徐为当联军统帅,却见韩徐为是真心的推辞,也不好强加命令给他。

韩徐为看了乐毅一眼,笑着说,“真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到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哦!”韩使问,“这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