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虎牢关下鏖战急,凿穿之术逞神威(1 / 2)

 李世民一生,从不打无把握的仗。</p>

此一决战,他牢牢掌控主动权,替自己和窦建德选定了战斗的时间,地点,甚至方式。</p>

窦建德在这种绝对而可怕的掌控力下,一是无知无觉,即使有所察觉,也依然我行我素。</p>

因为窦建德自认为占据了绝对的优势。</p>

在兵力对比,战斗意志上,窦建德有迷之自信,他的战略和对策,就是大军压境,直接正面开干。</p>

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直接的方式,如果李世民也对等参战,那当然是一场势均力敌的作战。</p>

可惜,李世民会消耗掉窦建德所有的战略优势,甚至将它们变成劣势,转化成己方成功的因素。</p>

可怕的李世民。</p>

这次作战的指挥艺术,实在令人叹为观止。</p>

李世民先是选定了一个窦建德认为适合决战的时间。</p>

这取决于李世民高效而准确的情报系统,在开战之前,李世民就已经掌握到窦建德准备在自己分兵牧马,势力分散之时进攻。</p>

这确实是一个好的时机,因为,李世民战术的精义在于对骑兵神乎其神的运用,如果能让其马匹离开大部队,等于毒蛇没有有牙齿,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威胁。</p>

于是,李世民再一次展开了精巧的惑敌之术。</p>

五月初一,李世民大摇大摆地在广武山察敌,然后,留下一千匹马,在河渚放牧。</p>

但为了亲自指挥决战,李世民趁着夜色,偷偷潜加虎牢,以等待窦建德的自投罗网。</p>

窦建德果然上当。</p>

他尽起十万精锐,横亘二十里,鼓行而行,临城拒水,摆开阵势,准备大战一场。</p>

这种正面决战的方式,如果在平地之上,双方营垒相对,彼此无险可守,当然容易达成。</p>

但是,窦建德忘记了,他对面的李世民是无数次从最艰苦危险的战役之中,挣扎求生而来。</p>

李世民不会给他这种平等决战的机会。</p>

他现在据虎牢关之险,完全掌握了主动权。</p>

他将窦建德算计得死死的,多算胜,少胜无胜,而况无胜乎。</p>

窦建德未战已败。</p>

但现在,他还洋洋得意,十万精锐,二十里漫山遍野,这当然是非常大的场面,窦建德也足有自豪的资本。</p>

他全军推进到虎牢城下,布阵完毕之后。</p>

窦建德挑选了三百精锐骑兵,渡过汜水,冲到李世民的军营前一里才停止,他想在正式决战之前,来一道开胃菜,娱乐一下。</p>

他对李世民说:“请选锐士数百与之戏。”</p>

窦建德心情大好,他甚至在想象自己击败李世民之后,突然出现在洛阳城下之时,李唐军队和王世充大惊失色的表情。</p>

李世民似乎也不想破坏这种高涨的氛围,或者说也不愿意失去这种鼓舞士气的机会。</p>

他叫王君廓率领二百长槊兵去应战,精兵对强将,双方你来我往,互相缠斗,不争胜负而收兵。</p>

但有一个送上门的倒霉蛋上场了。</p>

他就是代表王世充向窦建德救援的王琬,他身下骑着一匹骏马,那是隋炀帝杨广御厩中的青騘马,全身无一杂色,神骏异常。</p>

王琬骑在马上,一身铮亮的铠甲,在太阳下耀日生辉,倒也象极了传说中的英雄名马两相得。</p>

李世民一生喜好骏马良弓,这是一种骨子里的热爱,他一见到王琬的青騘马,不由自主地赞叹道:“彼所乘真良马也。”</p>

说者或许无意,但听者就有心了。</p>

但李世民军中岂无大将?</p>

尉迟敬德立即向李世民请命,愿意擒来此马献给李世民。</p>

李世民自知失言,自己随口一说,就引来尉迟敬德的请命。</p>

万军丛中,夺取一马,这当然是一笔风险极大的买卖,他连忙制止道:“岂可以一马丧猛士。”</p>

但尉迟敬德天下豪雄,并不听从。</p>

他只呼叫了二个帮手,一起直冲敌阵,竟然在千万人中,抓住王琬,牵回青騘马,献给李世民。</p>

尉迟敬德的神勇,让李世民一方欢声雷动,士气高昂,窦建德一军则鸦雀无声,这道开战前的小菜,让李世民抢走了全部的风头。</p>

窦建德心头窝火,他要狠狠教训李世民。</p>

大戏将要上场,大戏也迟迟未能登场。</p>

窦建德傻眼了,他期待中的双方主力,一刀一枪的决斗场面没有出现。</p>

李世民严令,没有他的命令,谁都不可以出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