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乐圣残曲(2 / 2)

天才重生 无声微语 0 字 2023-05-30

这首曲很特别,一改所有奏鸣曲三个乐章的结构,只有两个乐章。虽然这并没有完成的作品,但我还是一眼看出来,这首作品应该仅有两章。第二乐章作为终乐章的痕迹很明显。因为如此告诉其他演奏家在补齐这首作品的时候,才选择了仅仅补到第二乐章,并没有画蛇添足地加上第三乐章。

第一乐章,是富有幻想性质的前奏曲,整个乐章的速度都始终是柔板,这在贝多芬的所有作品里,都是十分罕见的。贝多芬是一个感情异常丰富且易冲动的一位作曲家,在他的所有作品里。几乎都充斥着一种矛盾和冲突的情绪,就连他所有奏鸣曲中被称为最柔和的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的第一乐章,也是在如水的行板中充满了不安的动机。

但这首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则不同,长达五分多钟的音乐。始终笼罩在一层安静祥和的气氛之中,不光是节奏,就连旋律也是如此。但是,偏偏是这样平淡的旋律,却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听到它的人,只觉得有一种来自于心灵最深处的、本真的东西在被这琴声一点点地勾出来,在这琴声中,他们忘记了尘世间的浮华,感受到了那无欲无忧的、只存在于梦幻中的世界。

五分钟说长不长。但当我轻轻地提起右手时,人们还觉得那琴音兀自在他的指尖流淌。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他们仿佛看到了那音乐,“感受”到了音乐给他们描绘出的境界。

然而,没等人们从这美妙的境界中清醒过来,一阵如同闷雷般的要音,却骤然打断了人们的思绪!

高高扬起的左手。在琴键的低音区迅速滚动着。带起一阵阵沉重的和弦,而右手,则奏响了一个个带着不安情绪的小分句!

刚刚的美好感觉,突然间仿佛一下子消失不见。许多人不适应这巨大的反差,呆呆的看着那个突然在钢琴前变得疯狂的身影,好像不敢相信这就是前一秒用十指安逸地描绘那优美梦境的人。

“对了,这才是真正贝多芬的风格。”回过神来的评委们,听到这样的音乐,脸上纷纷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之前,耸然他们有些人不确定这是不是贝多芬的作品,但早有大赛的组委会,通过特殊的方式告诉了他们演奏的曲目,虽然许多人不熟悉这首奏鸣曲,但凭着以往丰富的经验,他们还是能够听得出来曲子的好与坏。

只不过,刚才的第一乐章,实在令人很难把这首曲子和贝多芬联桑起来。

第二乐章,极快的小快板!

左手以一种令人目炫的速度,在琴键上飞速地起落。虽然姿式看上去优雅而敏捷,但每每奏响的和弦,却让人感到心头沉重的七和弦、九和弦甚至更加不和谐的增、减和弦,充斥在低声部里,音乐似乎在描述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冷漠力量,只有右手那偶尔响起的、几乎不可闻的柔和音响,能够稍稍缓和这种难受的感觉!

我的双目紧闭着,双手在琴键上飞掠,心却神游物外,我在体会着贝多芬当时的心境。贝多芬的一生,是坎坷波折的一生,失恋、耳聋,这个多灾多难、英年早逝的音乐家,把他一生的苦痛与抗争,都写进了他的音乐中!这首曲,可以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那柔美平静的第一乐章,实在是他对美好人生境界的一种向往,而这第二乐章,则是贝多芬对现实命运的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描述!

左手一连串不协和的短琶音,象征着残酷的命运带给人世接连不断的磨难,与此相比,右手奏出的旋律,更像是在命运的惊涛骇浪里沉浮不定的一只小船,虽然每每几近消失不见,但那一缕余音,却总是充满了一种不屈的韧性!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听着电视里传来的琴声,魏晓凡有些失神,嘴里一遍遍着念叨着。这首曲子,他曾经尝试过很多遍,但却总是不得要领。现在,听着我的琴声,他有一种明悟的感觉。

“马上就要到残篇的尽头了,他会继续下去吗?”魏晓凡比谁都清楚这首奏鸣曲。此刻我演奏的,正是第二乐章的第二主题的中段部分,最多再有二十几个小节,这个主题就要结束,而按照原谱的记载,到了这里,就再没有了下文。他实在是很想知道,我会怎样续写这一代乐圣未完成的作品!

那些同样熟悉这首曲子的人,也和魏晓凡一样,一动不动地盯着我的演奏,期待着……<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