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科举波澜(2 / 2)

此刻考场锣鼓声响起,考官们也忙了起来。

乾朝的规定,添试考生考完是不得离场的,还得在考场候上一日,出了名次才能离开。中了前三的世子朝廷便会派官轿送回家,赐官的圣旨晚一些便会由公公到家中宣读。

国子监内此刻已经炸开了锅,各个院士都忙地焦头烂额的,要知道在一天之内将一千多名考生的答卷评出前五十位出来的确是很紧的,有的士子就治国两字就写了二三十页,考官也得认认真真地读完。

“李掌院,有篇佳作!”改卷的其中一位院士叫道

所有考卷都是由国子监选出佳作,之后再让两位主考三位副考来排名次。

李良栋接过答卷看了看,颇为赞赏的点了点头

“是佳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求本心。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好一个无为而治。此文夺魁只看有无其他绝佳之作。”其中一位副考道

“此人是哪里的门生。”李栋良问道

“靖国书院门生,威武侯之子神傲。”院士答道

“佳文!”

“呈上来!”

“不错,这是李渊的考文吧。”李栋良看了看便道

李渊是乾京盛名的才子,在京城里有几个他出地对子,现在都还没人能对上。

这答卷上的“尚贤者,政之本”就是指贤能是国家之珍,社稷之作。强本节用,乘之则安,利以速至。”以小善大,从细微做起便是李渊的治国特色。

“佳卷!”“速速呈上来”

考卷根据其文采又分,上卷,佳卷,绝卷。而绝卷数十次科考也难出一卷。

“好一个仁政,好一个明君忠臣,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李良栋刚看完上卷便拍案叫好,其他几位考官也围了过来。

不过看到下卷之后,眉头便紧锁起来,面色凝重。

“此子是何人也?”李良栋放下答卷道

“威武侯神玄之子,神秀。”考官道

“此文绝不能够呈与圣上,此子心机深重,前文中尽显其仁爱,仁慈,仁德,人臣之心,字体圆融乃是有容乃大的气韵,文章也被文气染得如晨温暖。下文则是杀心,凶性,鄙夷天下。字体魄力雄强,气象浑穆,文章也染得鲜血淋淋却带有封王封帝万骨窟的王者之路。文采虽没话说,但此文下章就是投圣上所好,最后再以依法治国来掩盖凶性和私心。如此人在我朝崛起,定会有天大的动荡。”李良栋毅然道

他身为文臣定然是反感大兴战事的,但更重要的是连他这修养极深的高手看此文都有一丝封王称帝的念头。

“李掌院,我看此文绝佳可谓是绝卷中的绝卷,李掌院,你是文臣以仁得天下,这是你自己的治国思想,我不便驳斥,但如此人才乃是我朝幸事,你敢用权力埋没人才?我等考官看卷,这是我们地责任,其他的事我不会去想,徇私枉法之事我绝不同意。”说话的是三江总兵梁震,从二品,与李良栋同为此次添试的主考,身为武将梁辰与于公于私都是一定会支持神秀这篇考文的。

李良栋探视性的看了其他几位副考一眼,显然没人站在自己这边。

“这考官不做也罢,你们就等着当这乾朝的千古罪人罢。”李良栋放下考官的官帽便往院外走去。

“和硕亲王驾到!”<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