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一干大臣都跟着笑了起来。陆贽笑道:
“陛下慷慨,不减当年啊!”
“是啊,‘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是诗而有诗的韵味,直白易懂,境界开阔,又慷慨激昂,直追建安,极具风骨。。不要说将士们,就是老臣听了都热血沸腾,有此佳句壮行,何愁刘辟小丑不灭?”
权德舆在边上凑趣道。其他大臣也是交口称赞。听得李诵飘飘然,自从到了唐朝后历来以文科好自居的李诵就陷入了极度自卑之中,上会在陆贽面前引用了苏轼大大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好不容易出了一次风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已经成为长安流行语,料想此次风头不会输给上次,不觉更是开心。。心道:毛大大的词直追苏辛,气吞山河,能差了么?当下诗兴大发,吟道: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此去行程二万。
终南山上高峰,
旌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全词吟完,又是一阵叫好之声。。如果说李诵一开始盗版苏轼诗歌还面有愧色的话,现在已经不知脸红为何物了。正当李诵自我陶醉的时候,边上韦执谊就问道:
“陛下广博,这是哪一种古体?却又如此押韵,臣等却是不知。”
唐时诗歌完成了格律化,形成了新诗体,形式上整齐押韵,称为格律诗,为和以前的古体诗区别,又称为近体诗。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李诵吟的这首众人听来形式上并不整齐,却又自有韵律之美,在这儿的都是诗歌上的大行家,所以韦执谊有这么一问。
“这个吗?这个不是古体,朕叫它长短句??????”
一种新兴的诗歌体裁就此诞生,它的出现,给唐诗的大花园里出来了一阵清新的风?????
这是后世对这一场景的描述,也是后世词爱好者们和李诵粉丝们津津乐道的场面,尽管文学史家们对在没有成熟土壤孕育下突然出现这么一首震烁千古的杰作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当时在场的各位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见证了一个伟大的时刻,大家的心思还是在朝政上。杜黄裳当时就建议道:
“臣请陛下将这首长短句赐给高崇文,以激励将士??????”
李诵自然恩准不提。往车驾走的时候,李诵又问道:
“李演眼下到了何处?”
兵部尚书王绍道:
“禀陛下,李演已经离京十日,应该快到夏州了。”
李演是右骁卫将军,韩全义入朝后,立外甥杨惠琳为节度留后,常败将军也好意思立留后,让许多大臣笑掉了大牙,自然也没人把这留后当回事,既然是留后,朝廷自然要委派新节度使,廷议推举李演去夏绥出任节度使,李诵问得正是此事。
<style>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