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来了,二郎来了!”
就在关上进入高度紧张的戒备状态时,关后忽然传来了欢呼声,张义谭仔细听了听,兴奋地对李继言道:
“李将军,二郎回来了,我就说,二郎会回来的!”
二郎是张义谭的弟弟张议潮,现任史敬奉的亲兵队正,十数日前被史敬奉派出带着一队士兵去瓜州、沙州运送辎重武器,迟迟没有回来,大家都以为路上肯定是遇到了吐蕃兵,回不来了。张义谭为之难受了好久,却总认为自己的弟弟会回来。张义谭说道:
“二郎十四岁就在外游历,到过逻些和粟特,那么远的路都没有难倒他,这么点路怎么能拦住他呢?”
此时张议潮回来了,张义谭自然兴奋不已了。李继言命令手下小心戒备后,对张义谭道:
“走,我们看看二郎带来了什么。”
关内一群士兵正围着一个满身血渍的少年正在问长问短。少年身后是几辆大车和数十名坐在地上休息拼命喝水的士兵,他们和张议潮一样,也是满身血渍尘土,一看就知道经历了一番恶战。史敬奉已经从另一边下了关。见到史敬奉和李继言,张议潮忙上前抱拳道:
“见过史都督,李将军!标下张议潮不辱使命,共运得十万支箭来!”
“十万支,十万支!”
士兵们窃窃私语,兴奋了起来,十万支箭对眼下的玉门关意味着什么他们每个人都很清楚。但是史敬奉和李继言却注意到跟随张议潮去的一百五十名士兵回来的只有五十几人。
史敬奉看着这个十六岁的少年,不高的身躯挺得笔直,战袍扯得一缕一缕地,身上有几处伤痕,头盔歪在一边,露出的头发凌乱,脸上满身灰痕和血渍,眼睛努力睁得很大,里面布满血丝,却充满了兴奋,史敬奉和李继言都熟悉,那是经过恶战后没有放松下来的兴奋。
十六岁稚气未脱的少年,此刻竟然有了大人的模样。史敬奉不由得心里一软,说出来的话却是硬邦邦的,道:
“你们辛苦了,我会记下你们的功劳的。带着你的人去吃点热的,泡泡脚,好好休息吧。”
张议潮却道:
“都督,属下不累,属下有机密军情禀报。”
史敬奉与李继言对望一眼,李继言便大声命令士兵们把箭搬上关去。史敬奉则带着张议潮到了自己的厅事内。稍后李继言也来了,和史敬奉打个招呼便上关去了。史敬奉道:
“吐蕃军就在关下,给你的时间不多,你要尽快把事情说清楚。”
张议潮道:
“属下省得。都督,尚塔赞派遣大军绕过玉门关,从金关入大漠中,偷袭晋昌沙州。”
饶是史敬奉久经风雨,闻言也是不由得一惊,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