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任剑逍遥兄提点,老兵的安置方法,马上就要有了。)</p>
宰相们私下里对皇帝的评价是眼光很好,比如用人上对李愬、郝玼包括宰相们自己的选拔,在比如经济上大力发展海贸;全局观好,对大事极有预见性,比如对刘辟,杨惠琳,李琦叛乱的准确预见以及正确调度;会有让人跟不上的超前想法,比如提出设立银行;还会省钱,比如将自己的饮食标准定为四菜一汤,将兵部原本装备的陌刀手改为长矛手。但是在具体事务的处理上和白痴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宰相们把这些归结为李诵长期的太子生涯不敢干政的结果,因此对李诵现在就让太子承担实际政务表示。</p>
也正因为对李诵预见性的相信,宰相们心头都猛地跳了一下,李诵见状,咳嗽道:</p>
“难道要朕到时候再下罪己诏吗?”</p>
宰相们这才明白皇帝这是为了自己的脸面名声着想,不是又有什么预见,才把要跳出来的心放回到肚子里,大唐立国已经快两百年,虽然对天灾向来都是被动接受,备旱的方法却也不只一个两个,而且都是和防涝结合起来,很快大家七嘴八舌就凑起了好几条,而且由于宰相们大都在多个地方任职,方法的针对性也很强,李诵很满意,道:</p>
“果然是集思广益,如此一来,朕心里就有底了。这样,在新年之前传喻各道,令各道利用冬闲和明年开春时间,调集人力物理财力,抓好农田水利。另外下诏,秋收之前,严禁官府出售陈粮。”</p>
宰相们没想到皇帝玩真的,只有杜黄裳和李吉甫赞成道:</p>
“确实应当如此,若往后战事一起,只怕这几年就没有时间做这些事情了。”</p>
唯有李巽皱着眉头在估算要花费多少钱。</p>
各地的官员们是很乐意接到这样的命令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思想觉悟未必有这么高,但是人的名,树的影,再贪的官员也希望自己在人前留下的是人样,款项由上面拨付,如果能乘机中饱私囊那就更好了。谁不愿意自己走后在地方留下“X公堤”“X公井”之类的风景给子孙吹嘘,让后人缅怀呢?可惜的是经过多年建设,各地的水利系统大都较为完善,后人能做的之士修补重建罢了。这两年在朝廷休养生息的思想指导下,各地稍微有为的官吏都能自动完善兴修水利,只有一些前些年经历战乱的地方,需要大建。不过因为江淮是国本所在,预计要多加投入。</p>
这样,在朝廷发出各地完善兴修水利的诏书后,刚刚闲下来的御史们又有新的事要做了,利用年前短暂的时间,李诵用开加班费的形式,把御史们组织起来学习,学习如何审计,抓水利建设中的经费流动漏洞。自然,开春以后,御史们又要被分派到各地去巡视了。</p>
李诵的意思,是让李愬和郝玼俩人乘着冬天在家里好好歇歇,顺便构思一下怎样将火器应用到实战中去。不过郝玼这些天明显把李诵的话当成了耳旁风,这不,李巽刚从紫宸殿回到户部,郝玼夸张的笑脸就在门外等着了。</p>
“我的好李相公,您总算回来了。”</p>
李巽见到郝玼不禁又是一阵头痛,道:</p>
“郝大将军,你们的钱粮不是批下去了吗?”</p>
郝玼陪笑道:</p>
“李相公,您是明白人,哪里能不知道那点钱粮筑城不还是差着好大一块吗?咱们全镇连近卫军一共三军四万六七千张嘴,哪里不要钱呢?现在赋税也不从咱们手里走,还不是得指望您财神爷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