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建府(2 / 2)

“你已经长大了,玉不琢不成器,你说你不读书你干什么?自古帝皇,莫不是以读书明理为本。没有不读书明理而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习一刻也不能停,不能懈怠,他日必有可用之处。要想社稷永保安平,天下皆蒙福泽,还要多用功才行。”

麻麻的批,又是谁在打小报告。

十二月分曾敏学回来了,带回了大量的皮毛,药材,还有风干的海货,这些东西在辽东根本不值钱,一张普通的皮毛在北京能卖几钱,而一匹布在辽东却可以换10张上好的皮毛,一匹布也就4丈,一丈等于3尺一匹布的价格就是一石米的价格,也就3钱白银,能抵大概30贯左右钞钱,当然皮毛价格在于销工,不然的话再好的皮毛也糟蹋了,不过即使这样朱瞻基也赚翻了,人参都是按根来卖的,一般也就5文钱,当然在北京人参也是不贵的,一斤也就100文左右。

“这一趟能够回一些本了,皮毛的生意可以长期做,要销好皮,不然的话卖不上价格。这些中药都不错,便于运输,一般的常见的君药比如说人参,甘草这些都是用量很大的,而且像人参只有辽东才有的,将来肯定会涨价的。”

朱瞻基一副奸商模样,很兴奋的样子,这个时候辽东的物质也只有承德哪里有少量的交易,还没有大量的流入。

“还是殿下深谋远虑,当初说辽东位置很关键,移民到哪里才是对的,更不要说哪里土地肥沃,冬暖夏凉,风调雨顺,真正是个好地方!不像北京冻的很,哪里冬天都少雪,山上积雪也不多。”

“哦,冬天很少下雪?那不跟南方差不多?”

“就是皮肤受不了,整天皮干肉燥的。”

“殿下,还有一件事呢,刘将军要了一千亩地,说是给兄弟们发福利,他们自己耕的地也有很多,而船只只给了我们十艘。”

“都给他,他有那么多人耕种吗?”

“他应该有办法招人。”

“不管他。张钧,孟杰,陈伦这些人都表现怎么样?”

“王军表现最好,肯卖力气,什么事情都做得井井有条。”

“这次我又从浙江调了一批铁匠,酿酒的师傅,和造船匠和木匠等,将来可以金州也酿酒,造船可以准备做了,将来找到了铁矿,就可以大量地炼铁了。

酿黄酒先在皇庄附近试酿,等将来技术改进了,就可以移到金州去了。这是我们的第一场仗,将来金州也不输北京城。”

“到明年再调一个千人卫过去,房子也要大量的造,造多少房子可以住的人,我就给你运补充多少人。让他们几个给我用心点,谁如果表现不好,就让他去教书!”

他们一起商议到晚上很晚才休息,朱瞻基觉得他的一套思想也有人乐意接受。

朱瞻基让人把这些鱼干给李家庄一家都分了一些,并传了话,说金州那边夏天不热,冬天不冷,以后只要愿意到那边的,都可以做管事的,每家还分十亩的土地,一套房子,农具等等。

如果做的好的话,奖励百亩良田都不在话下。大家都很兴奋,还是跟着太孙有前途。

十二月底大朝,朱瞻基被叫去听朝会,很多大臣,因为隔了年就要开正旦大会,所以人数多一点。

太孙听旨:

尔为朕嫡长孙,必以此体之于身。明君臣之义,笃父子之亲,厚兄弟之爱。尽长幼之序。信以服众,仁以抚下,恕以待物。非正言不发,非正道不履。亲仁贤,远邪侫。节嗜欲,戒荒淫。振纲纪,别淑慝。明赏罚。使人心悦而诚服。

则天地祖宗鉴悦。天下之人皆想望风采。仰尔之贤德,传尔之令名,将为国家神器之主,系宗社悠久之托,为天下生民之福,尔其勉之。

……

今日行一善,尔虽不自觉,而善名自然播之天下,将有不令而从,不言而信者矣。自今更宜夙夜勤励,读书明理,以广其智识。将来德成业,就为天下所瞻仰,亦不负朕期望之意。钦哉!

朱瞻基也想不到朱棣会来突然袭击,坏话一箩筐,如果都能做到那不成了圣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