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并不全新的生活(1 / 2)

 刚刚穿越而来,钱渊是个秀才,四年过去了,他让这个名字闪闪发光,遍传海内,他一路考中举人进士,顺利登科,完成了明朝读书人最期盼的华丽转身。

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读书士子,成为一个官员,而且还进入被视为“储相”培训基地的翰林院,成为一名庶吉士。

似乎全新的生活在向钱渊招手,他面前似乎有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道。

很可惜,这些并不是钱渊所想要的。

接下来的日子是钱渊这些年过的最为舒服,最为恣意,最为懒散,但也最无聊,最不爽利的时光。

虽然,在别人看来,他无限风光。

又一次迟到,钱渊面无表情的接受前辈的批评,被选为庶吉士,短短十来天,这是他第三次迟到了,态度很不端正。

其实翰林院是京城所有机构中最轻松的,五日一休,工部、吏部的官员眼睛都绿了,但钱渊还是迟到了,实在赶不上趟。

陶大临和诸大绶还好,徐渭已经幸灾乐祸好几次,但今天,徐渭忍不住站出来了。

“何为幸进?”徐渭大步出列,瞪着眼睛大喝道:“哪个王八蛋说的?!”

啧啧,虽然也是短短十来天,但徐渭在翰林院已经名声鹊起,这货读的书太杂了,什么都懂,而且又琴棋书画什么都精,多少人都甘拜下风。

但徐渭偏激的性情,口无遮挡的嘲讽口吻也名扬翰林院,他面前的中年士子被气得满脸通红,却不敢再骂……徐渭已经撸起袖子了。

高中榜眼之后,京中遍传徐文长之名,他是知道的,徐渭上过战场,斩杀十余倭寇,手下是有两把刷子的。

最关键的是这位中年士子是宁波人,宁波就在绍兴边上,他很清楚,徐渭这等人性行不羁,是个不讲规矩的,别人未必敢,但徐渭是敢在翰林院动手的。

“好了,好了,是在下来得迟了,是在下的错。”

让人意外的是,钱渊居然出来做和事佬。

这话儿一出,围观众人中不少人都面露鄙夷神色,徐渭为你出头,你居然缩回去……还亏你被赞气节无双,锐意逼人。

但徐渭脸色没变,陶大临和诸大绶脸色也没变。

接下来,钱渊对中年士子长长一揖行礼,“袁前辈,是下官错了,但幸进一词不敢领。”

中年士子冷哼一声,正要开口,但钱渊的话还没说完呢。

“毕竟下官不善青词。”钱渊笑吟吟道:“不过,下官倒是佩服前辈,掌南京翰林院……前辈都不肯就任,想必是忠心赤胆,时时备陛下所询。”

这话一出,周围立刻安静下来,有认识钱渊的松江人就心里念叨了,三岁看到大,五岁看到老,这厮的嘴巴……这辈子都改不了了。

这位被怼的中年士子姓袁名炜,嘉靖十七年探花出身,历史上最有名的青词宰相。

年初嘉靖帝钦点其掌南京翰林院事,但袁炜上疏请辞,愿以原官供俸,嘉靖帝大喜立即提拔为侍读学士,三月初再加礼部右侍郎。

虽然名义上掌翰林事的是翰林学士兼礼部尚书吴山,但其毕竟是礼部坐堂官,而另一个翰林学士李默只是担虚名,真正在翰林院行使职权的是仅次于翰林学士的翰林侍读学士袁炜。

钱渊这话儿皮里阳秋,既嘲讽袁炜以青词媚上,又嘲讽其不肯去南京任职,非要凑到嘉靖帝面前……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幸进。

袁炜被怼的无言以对,想痛骂但又看到徐渭在边上,钱渊怼人还只是暗喻,但徐渭是能拉的下脸的,最后只能悻悻离去。

“展才,何必呢?”张居正苦笑着扯了把钱渊。

“知道这位袁前辈心眼小。”钱渊特地大声说:“不过无欲则刚,三年后散馆,我又不准备留在翰林院。”

凑过来的孙鑨忍不住说:“家父说了,三年后写不出一篇出色的五经题,陛下把你打发到云贵去!”

“那正好辞官,悠游泉下。”钱渊哼了声,“说起来真是佩服叔大,能在这儿熬这么久……我可没这耐心熬上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