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景平元年七月十八日,南京!
这一天,是复社领袖张爱妾的生日。张名满天下,门生弟子遍布朝野内外,既然是他广发请柬邀请,来张府的人应者如云。
那些长久滞留在南京的“才子名士”们,一个不拉的全部在这一天出现。当天最为轰动的,就是鼎鼎大名的“四大公子”携手来到张府。
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如皋冒襄冒辟疆这四人,素来以才名闻名于天下。尤其是那冒辟疆,身世更为特别,他十岁就能作诗,可六次赴南京乡试,却六次落第,连个举人都没捞到。
这对于自侍才高的冒辟疆来说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深感怀才不遇的他,干脆参加了复社,同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过从甚密,人称“四公子”。这些人或结伴同游,或诗酒唱和,或抨击阉党,或议论朝政,在外人看来潇洒梳狂,名士风流。只不过武英王朱由斌曾经在私下对这些名气很大的“才子”们有这么句评价:
“一个个不干正事,空言误国,完全是吃饱了撑的……”
张府这一天热闹非凡,人流穿梭,贺声不绝于耳。张满面春风,频频拱手做谢。一抬首,看见那“四大公子”并肩进来,笑呵呵地迎上前去说道:
“四位年轻俊才今日能来,徒使蓬壁生辉,张不胜荣幸。”
那冒辟疆上前一步说道:“老师之喜,学生等焉能不来?老师乃复社领袖。天下士子之首,能来参加此等盛会,该是我等的荣幸才是。”
互相客套了就句,就看到高弘图和姜曰广两位南京重臣进来,众人赶紧迎上。高弘图先道贺了几句,让人送上礼物,却是一块大匾,打了开来。就见上面写了四个大字:
“股胘之臣!”
张和众宾客倒愣在了那里。张虽在武英王朱由斌手下任职。但和“股胘”这两个字似乎完全不搭界,况且,这四个字可也不是高弘图该送给他地……
高弘图也不多做解释,只笑着让人送了进去:“西铭兄过会便会明白,今日我却带来一众新跟我求学的弟子,久慕西铭兄弟大名,借着这个机会。便来见一见复社领袖,冒犯之处,请西铭兄千万不要见怪。”
“哪里,研文兄收的弟子必是当时俊杰……”
才说了半句话,张却说不下去了,眼睛只盯着门外。却原来门外进来二十来个人,个个膀大腰圆,目露凶光。哪里有半分“文人学士”的样子?
才想说话。却见高弘图和姜曰广一左一右挽起了他的手,笑道:“走走,听说西铭兄来南京前。写了不少锦绣文章,且带我等去看一看。”
“超宗兄,我看今天气氛不太对啊,”冒辟疆小声说道。
侯方域却冷笑了声:“高大人做的事,必有自己用意。高大人与姜大人,高风亮节,都是朝廷忠勇耿直之士,却那是武英王不可同日而语。若有什么不对,我侯方域第一个誓死效忠,为国家计,为朝廷计,虽粉身碎骨又有何妨!”
冒辟疆不置可否的应了声,不过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
那张府宾客已到得七七八八,张却依然不叫开席。目光只管向着门外看去,像是在那等着什么贵客。过了一柱香的功夫,就听唱官唱道:
“督察院左督御史黄溪黄大人到!”
这唱词却让所有宾客心里一惊,怎么短短地几天时间,这位实际掌控南京地黄大人,却摇身一变成了“督察院左督御史”这样一个从一品地大官?
“恭喜临江老弟晋职。”张满面春风的迎上前去。
旁的客人来或不来,他是不放在心上的。唯独这武英王麾下的心腹重臣,现在出现在自己府上,那真是大大的荣幸,他张可是大有光彩。
“这都是朝廷的恩典,也算不得什么,多谢先生了。”黄溪微微一笑,看起来并不放在心上,忽然从袖子了抽出一道圣旨,大声道:“圣旨到,张接旨!”
张府内宾客顿时黑压压跪倒一片,就听黄溪宣道:
“礼部郎中张,克尽职守,品德高尚,为各部官员之楷模,特晋礼部尚书,克日到京上职,钦此!”
“臣,臣张谢恩!”
那张惊呆在了那里,好半天才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巍颤颤地在弟子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居然已是泪流满面,好像到了现在,还不敢相信自己一跃成了尚书。他过去为礼部郎中,负责仪制方面事物,地位虽高却是个闲职,现在可不一样了,那是真正的朝廷重臣了!
“谢陛下,谢陛下。谢武英王……”
张接过圣旨,嘴里一迭声地说道。明眼人心里都知道,这些大臣的任命,若没有武英王的意思,焉能颁布?高弘图和姜曰广对看了一眼,眼里都流露出了不屑,这摆明了朱由斌是在那继续拉拢张了。
这张本来就对朱由斌忠心耿耿了,这么一来岂有不死心塌地的道理?
眼看张成了尚书,一众宾客纷纷祝贺他双喜临门。张乐得嘴角都快裂开,团团作揖答谢。一边请黄溪入内,一边吩咐着开席……
…….
就在张府热闹非凡的时候,在燕子楼内,一场兵变却在悄悄地形成!
以高杰、刘良佐和许庆城为首的兵变首领,已经聚集在燕子楼内。在他们看来,这一天将是改变南京政局地一天,这一天将是天翻地覆地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