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灯火璀璨处(1 / 2)

 定国武兴十五年,正月初一。时间来到了新的一年。</p>

这一年是定国新定年号的第十五个年头,是定国皇帝邹顒即位后的第十五个年头。他将帝国的年号定为“武兴”,寓意“以武兴国”,期望以武力夺回被启国抢占的北面故土。在他即位后的第十个年头,他亲率十万精锐北征,却又一败涂地。好在有一人力挽狂澜,挡住了得胜南下的启国人。他将此人从一道行台令拔擢为右尚书令,国之副相。</p>

这一年,是隼州道原行台令祁尚卿被擢为副相后的第五年。五年前,那场艰险的隼州保卫战,他以一州之兵,独自挡下了汹汹南下的启国高晟。回朝后的这五年,他以右尚书令之职分,始终主张再次北征,收复故土。</p>

这一年,是郯州原刺史薛铭御被擢为隼州道行台令后的第五年。这五年,他时时勤于政务,未有懈怠,又刻刻防范,防着启国人再次南下。</p>

这一年,是皇太子邹嵘被立为国储后的第十五个年头。十五年前,八岁的他成为了定国的皇太子。皇后无嗣,他虽庶出,却为长子,以此被立为帝国的储君。十五年前,他的东宫新进两位侍官,一为太子洗马祁尚卿,一为太子舍人薛铭御。二人入东宫半年即被外放,此后东宫再未新进侍官。祁薛二人一贯的北征主张颇为熏染时年八岁的他。祁尚卿回朝后的这五年,他与其一同主张,北上再战。</p>

这一年,是左尚书令丁疏琰从北边前线死里逃生后的第五个年头。前线的亲历,自那以后成为他的梦魇。回朝之后,他便坚决反对再战。但朝中总有人跟他不对付,一是同为副相的祁尚卿,一是如今国储。宣成殿中的内会,每遇战和之议,右尚书令祁尚卿总是跟他针锋相对。</p>

这一年,是长兴府尹署辑事薛元诏入仕的第二年。去年他满二十,以十四载苦读换来一朝登第,遂了父亲期许。只是许多年前,少年的他,对未来的想象,仅是与三五好友,执壶山水之间。然自他祖父起,两代皆食国俸。父亲期他顺循父祖,有朝一日,可成能人用臣。二十岁之时,他回到了长兴府,他出生的地方。他并不知道,命运早已候于此了,正待他来……</p>

……</p>

依惯例,新年正月初一至初七是七日的假期。因为新老朋友窦荆顾琎之刘湶都返乡过年了,假期里的薛元诏几乎都窝在宅子里,主要做两件差事:看书、睡觉。薛昀珺时常跟着陆娘出门采购零碎,感受薛宅以外的新年的气氛。薛元诏差事之余,偶有发愣,那位“畅园姑娘”的模样时不时地闯入他的脑海。</p>

……</p>

七日假期过后,薛元诏便回衙署报到。有一些的同僚没有报到,该是返乡过年还未归。正是新年,衙署里也无多少的事务,自上到下皆是懒散坐班的状态。薛元诏盼着他的好友们尽早返回京城。正月十五就要到了,若好友们能在这之前赶回京城,还可同赏元宵花灯。</p>

薛元诏所想,也是顾琎之们所想。他们如薛元诏愿,在正月十五前赶回了京城。顾琎之回城后的第一时间便来找了薛元诏,约定元宵同赏花灯。薛元诏让他再去告知刘湶窦荆,顾琎之欣然承应。</p>

……</p>

正月十五,元宵,酉时。</p>

这天的薛元诏粗进几口晚饭便带着薛昀珺出门了。兄妹二人径直出了勋门坊,来到了北三街。酉时的北三街已是一片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的景象:沿街的铺面店家、酒楼茶肆,个个都在飞檐翘角下挂了花灯,其形色各异,争奇斗艳,似要比个高低;街上车马相接,行人攒动,人人不分男女老幼,皆着盛装出行;尤见人群里的年轻女子,个个身着锦绮,头上步摇花钗,三五结伴,一派喜气洋洋;许多孩童手提彩灯,在人流里穿梭逐闹,童声稚音,绕耳不绝。整个北三街,花灯装缀、人车熙攘,明亮喧嚣宛如白日。</p>

只是热闹如北三街,薛氏兄妹的目的地也不在此,而是长兴宫一侧的皇家园林—畅园。每逢元宵,它是整个长兴府最热闹的地方。薛元诏跟顾琎之约定了,元宵灯节,畅园相见。</p>

薛氏兄妹顺着北三街往南,一路走出了街道,来到了畅园。畅园的入口,游人比肩接踵,彼此裹挟而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