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大同义军(上)(1 / 2)

命运的抉择 黑色柳丁 4839 字 2019-09-24

 当孙露忙着在江南建立新制度的同时,华夏大地依然处于战火的蹂躏之中。在湖广义勇军同左梦庚部、李自成部陷入了混战。在山东人称“九山王”的王俊率领农民军转战于费县一带同清军周旋。而在千里之外的山西大同随着在山西大同起义并联合吕梁山义军组成反清联盟。山西百姓的反清斗争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农历三月二十四日反清联盟向山西各地发出檄文,号召明朝旧官吏、旧军人,以及农民军联合起义共同对付清庭。之后起义军进军雁北。在“驱除靼虏,还我河山!”口号下各地百姓纷纷响应。不少已经投降清庭的城池也再次举起了反清大旗。朔县守备张英与其子更是倒戈反正,打开城门,迎接起义军,使这座北方重镇毫不费力地被起义军拿下。短短数日内起义军便连下左云、右玉、平鲁、井坪、朔县、马邑、许堡、应县、山阴、浑源等地。为了镇压起义军,阿济格从阳高带领重兵来到大同城下,开始围攻大同城。

此刻大同城上随着一阵整齐的号子大同城上大同守将姜瓖正指挥着百十名士兵和百姓将数支笨重的大铁桶运上城头。沉重的铁桶将绳索绷得紧紧的。由于铁桶上还带着一排排整齐的铁狼牙众人丝毫不敢大意生怕一个闪失让这些个大家伙滚下去伤及无辜。这种铁桶正是西汉时韩信发明的铁滑车。别看铁滑车笨重而又原始却也是攻山守城的一件利器。铁滑车本来的重量再加上从高处滚下时的冲击力对于血肉之躯的人来说无疑是磕着即死,碰着即伤的。当靼子成群的涌向城池时,放一两个下去定能碾出一片的血肉模糊。这对缺少火炮的大同城来说无疑是个好宝贝。于是当最后一个铁滑车装配完毕后气喘吁吁的军民们忍不住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看着众人满头大汗却又热情高涨的样子姜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次自己利用大同官员出东门外查看粮库的机会,关闭城门,举事起义。虽说是成功了但由于事出仓促清军很快就包围了大同。所有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但城中的百姓并没有就此恐慌而是积极的帮助起义军布防。看来正如罗先生所说的自己反清是民心所向。不错,大同百姓还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这个曾经做过汉奸的人。想到当初自己投降清军姜瓖不禁唏嘘不已。现在的姜瓖可以大声的朝天宣布:是的,我背叛了大明,背叛了李自成。但作为一个汉人我没背叛我的族人,我的祖宗!

“禀姜大帅,大家士气很高哦。”一个灰衣文士在几个士兵的簇拥下来到了城头。

“是罗先生啊。城头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就等着阿济格来攻城了。”姜瓖朗声笑道。其实他不用回头都知道说话的人是谁。这个声音沉稳而又果断,加上略带拗口的官话。在大同城决找不出第二个人会有这么特殊的口音。这个灰袍文士正是人称“出云龙”的吕梁山二当家罗同天。现在则是反清同盟的军师。当然他还有另一个隐蔽的身份——义勇军西北军政委。

“是啊,军师。现在就怕靼子不敢来。来了准叫他们有去无回啊!”一旁宝峰寨的农民军首领唐虎兴奋的嚷嚷道。虽然此刻的大同已经被清军围得水泄不通。但连日来南下雁北的义军捷报频传却使得大同城军民的士气异常的高涨。

“恩,不过看阿济格的这架势是要将我们困在大同。依我看他并不急于攻城。他是想先占领雁北各县,然后孤立大同。”罗同天指着对面清军大营说道。

“哼,就凭他手中的那点兵我看忙不过来吧。”姜瓖的弟弟姜光不屑的说道。

“是啊,罗军师不必担心。我的同僚虞允、白璋、张万全等人均已答应起兵,到时候他们只要占领了蒲州。我们反清联盟的势力便能发展到晋南了。非但如此我们还能就此直逼太原。”姜瓖自信的说道。短短数月便占领了小半个山西。义军的进军速度大大超过了他的预期。

“姜大帅是不是认为我们现在已经掌握山西了吧?”罗同天微微一笑反问道。这个曾经策划过复兴党多次农民运动的“纵火者”不但清楚农民军首领的心思。更清楚这些朝廷命官的心思。在他们的眼中只有地盘和城池。以为接受的对方投降就完事大吉了。可往往就是这种轻易投降的城池最容易反水。

“军师的意思是?”姜瓖疑问道。

“姜大帅,我们这次以抗清为旗号,虽然在短时间里联合了一大批官吏和军队,从而壮大了队伍,使起义军迅速发展。其中鱼龙混杂,加之又有不少见风使舵之辈。他们的忠诚性不能保证。另外,这次起义虽然遍及全省,但力量分散,缺乏互相配合和支援。这是很危险的。极容被清军各个击破。据悉清军南下的军队已经回师了。多尔衮不久便会抽出手来解决我们这里了。”罗同天分析道。

“军师这可如何是好啊?难道要让姜建勋他们回来?”一听多尔衮会增兵山西姜瓖也不敢再托大了。

“不,姜将军人马继续南下。将晋南搞得越乱越好。最好摆出一副要攻太原的架势。来分散阿济格的注意力。而李将军和方将军的人马则趁此机会巩固整个雁北地区!”说到这儿罗同天的嘴角扬起了一丝微笑。这是一个计划。一个蓄谋已久的计划。等的就是这一天。

“跟上!”“不要跑,要沉住气,迈大步跟上!”随着一声声急促的命令。早露中一支服色各异的部队正快速的穿越一片群山峻林。他们中有些人一身农民打扮手里只拿了把柴刀或叉子,有些人还身着清军的勇服抗着红缨枪,有些则身着轻便的皮甲身背弓弩腰跨马刀。唯一能将这些人联系在一起的大概就只有他们脖子上的那快红色领巾了。大概是快速行军的原因这些人身上的衣服已被汗水和晨露湿透了,脊背上透着一种潮乎乎的阴冷。

山路旁一个年轻人正一脸严肃的看着这支杂牌军快速的从自己身。他骑着一匹枣红马和那些弓箭手一样也穿着轻便的皮甲身背弓弩。虽然长着一张娃娃脸可那双锐利的眼睛却透着一股子不容侵犯的威严。此刻东方已微微露出曙光,衬着山峦显出了深蓝色的轮廓。年轻人的剑眉不禁微微一皱回头向一个老汉问道:“老爹,这里便是张家湾还有多远?”

“回大王,不远了。瞧,前面就是了。大王没走过这条道吧。”老汉恭敬的指着不远处的山头回道。

“是啊,虽然我去过张家湾。但还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条山路呢。老爹,这次可多亏你带路了。”年轻人感谢道:“不过,老爹还是叫我小李,虎子算了。可别再叫我大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