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趁年轻(2 / 2)

靖安侯 漫客1 0 字 9个月前

无论如何,给老板好处总是不会出问题的。</p>

皇帝陛下摆了摆手,哑然失笑:“那些三瓜两枣的,朕瞧不上眼,你留着补贴家用罢。”</p>

此时的皇帝陛下,的确有底气说这种话。</p>

现在东南的五个市舶司,都已经建了起来,其中的温州府舶司以及松江府市舶司,都已经开始正常运转,尤其是温州府市舶司,洪德十年一年,入账一百九十万两银子!</p>

这笔银子,除了一部分用来维系温州卫,其他的钱,大部分都进了内帑。</p>

虽然市舶司的收入,时间长了肯定会被户部注意到,但是目前这两年时间里,收入还是都进入内帑的。</p>

因此这两年,皇帝陛下很富。</p>

平日里赏人的时候,都大手大脚了不少。</p>

沈毅默默低头谢过。</p>

君臣两个人在这甘露殿里,你一言我一语,聊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才把开年之后上半年的“公事”说了个七七八八。</p>

说完了上半年的事情之后,沈毅犹豫了一下,提醒道:“陛下,下半年兵部如果动淮河水师,淮河水师未必能忍…”</p>

动淮河水师的人事权,无非是皇帝对赵阀的试探。</p>

如果赵阀忍了,接下来几年时间里,皇帝和兵部就会一点一点的替换淮河水师的将官,从而兵不血刃的完成权力让渡,等时机合适了,皇帝就会把赵家人请回建康。</p>

先优待他们几年,再慢慢请他们喝茶。</p>

而如果赵阀不愿意接受被朝廷接管人事权,那么恐怕会直接生出乱子。</p>

沈毅是在问,皇帝做好准备了没有。</p>

皇帝陛下闭上眼睛,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这件事朕已经想了三四年了,趁现在朕还年轻,有这份心气…”</p>

“必须要开始去做了。”</p>

“不然过几年,朕年过三十,不知道还有没有这种决断的魄力了。”</p>

皇帝陛下面无表情,缓缓说道:“无非一场大变而已。”</p>

他看着沈毅,沉声道:“此时不做,将来便更加束手束脚了!”</p>

年轻人,总是热血澎湃的。</p>

皇帝说的不错,现在不做,将来他就更加没有勇气去做的。</p>

以后被各种事情绊住手脚,北伐两个字,便成了梦幻泡影了。</p>

沈毅默默拱手道:“陛下圣明。”</p>

“好了。”</p>

皇帝挥了挥手,笑着说道:“空话不必多说,听着索然无味,时辰不早,沈卿这就回罢。”</p>

他顿了顿之后,继续笑着说道:“沈卿回去之后,不妨替朕想一想朕的家事,这几天朕颇为头痛啊。”</p>

听到这句话,沈毅装作没有听见一样,对着皇帝深深拱手。</p>

“微臣…告退。”</p>

说罢,他一路小碎步后退,匆匆离开了甘露殿。</p>

皇帝陛下见到沈毅这有些滑稽的模样,先是假装正经,等沈毅退出了甘露殿之后,他才忍不住哈哈大笑。</p>

“瞧他这胆小的样子!”</p>

高太监一直站在沈毅身后,微笑道:“也不能怪沈郎中,就连中书那几位宰相,恐怕也没有胆子掺和进天家家事当中。”</p>

皇帝闻言,脸上的笑意收敛,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p>

“朕从前觉得,天家尊荣已极,当不会有什么烦恼才是,现今看来,烦恼着实不少啊。”</p>

太后娘娘授意他大选秀女,背后的用意已经不言自明。</p>

因为孙皇后多年无子,太后娘娘想给这个侄女名下,添个儿子了。</p>

不过这种后宫的争斗,现在只是暗斗而已。</p>

毕竟皇帝春秋鼎盛,他在,后宫的矛盾就不会爆发。</p>

皇帝伸了个懒腰,从自己的椅子上站了起来,问道:“这几天,朕那两个舅舅,有没有进宫来看母后啊?”</p>

高明犹豫了一下,微微低头:“最近几天没有,但是前些天,两位侯爷是进宫来给太后娘娘拜过年的。”</p>

“哼…”</p>

皇帝闷哼了一声,没有继续说下去。</p>

他伸了个懒腰之后,又重新坐了回去,低声道:“可惜朕的皇儿太小。”</p>

“不然,非得让沈七收他做学生不可…”</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