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滦州兵变(2 / 2)

者,知本月而不知下月,幸荷慈施,屡内帘,免于饥溃,而兵不能增,饷不能益,顾

此失彼,左支右吾,江宁荆襄之不能救,弊皆坐此。兼之党人到处煽动,土匪乘机窃,

失陷之地未易复,而安靖之处亦难保无虞。民军可随时增加,我军则只有此数。东三省

组织之军队,征调而弗能即至。秦晋皖豫环起之土匪,屡剿而尚未廓清,遂致军事至今”二起臣之奉职无状事既属困难和押工复形棘手,即如铁路之运

兵。关税之抵款,及各外国商团亦以条约失其效力,要求保护生命财产,皆事之尤为显

著,旷日持久,枝节必多,理喻情求,择旋舟术。此臣之奉职无状者,又一也。至于政

治因军事而延棚,**如前,人才以学说而推迁,振起不易,犹其小焉者也。臣以衰病

之身,受恩如此,受任如此,而咎想日积,湄埃无补,分当自请罢斥,只以累世受恩,

%,万

仰见宵肝焦劳,不忍以言去者重烦圣虑,然若再受高爵,则上累朝廷赏爵之明;下辜全

**民之望,其何以昭示天下,表率群僚?唯有恳恩收回成命,使臣之心迹稍白,免致

重臣之罪,无任激切屏营之至。

所有吁恳收回成命之缘由。理合恭折沥陈,伏乞皇上圣

鉴示。谨奏。”

写完这篇奏折。袁世凯突然有些慌乱,北洋四镇都在这里,第六镇守卫铁路,京城中只留下第一镇;是不是有点少呢。现在汉口的乱军已经不堪一击。要不要调一个镇回京城坐镇。袁世凯又想到一件事。京城的几个小王爷吵闹着要上前线,可是他们要的正是北洋六镇,如果调回去的话,少不了要跟这些眼高手低的争,这么一想,袁世凯打消了调兵回去的念头。历史这个任人涂抹的小姑娘,这一次又偏离了正轨。走向了莫测的一面。

清廷计于辛亥年举行永平秋操是在武昌起义前就决定的,早在这年二月就派张治

中、田献章先后到永平和澡州择定秋操地点。命载涛为北洋陆军秋操大元帅,代表宣统

设行辕手蓟榆镇守使署。派冯国樟为东军总统官,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廿镇统制张绍曾

为辅。派舒清河为西军总统官,禁卫军咨议官田献章、哈汉章为辅。

辛亥年八月东西两军开至操演地点。东军驻漆州以东至山海关一带。西军驻开平以西至丰润一带。预定九月大操。操演计:东军由秦皇岛沿海登陆西进,西军由通州方面东进。战时东军先胜最后胜利则属西军,战罢议和作总阅兵式。

西军多数为满人,东军多数汉人,这个秋操亦含有击败汉人的用意新军的将领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第廿镇统制张绍曾、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及革命同志秘密决议。乘秋操时新军以实弹射击,先将清禁军击溃,再整军攻入北京。计正酝酿中,武昌起义,清廷风闻北方的新军也靠不住,乃撤回禁卫军拱守北京,停止秋操。

此时袁世凯的四大镇都已经离京。第六镇和第廿镇成为一支决定性的力量,统制张绍曾联合第三镇协统卢永祥、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第册九协协统伍禄祯、第四十协协统潘渠猛联合动漂州兵谏,打电报向清政府提出獭要求,主要的几点是:

要求在辛亥年年内召集国会,由国会起草宪法,由国会选举责任内阁。清皇族不得充任

内阁国务大臣。漆州兵谏对清廷来说,是比武昌起义更严重,因为它在清廷心脏地带。

张绍曾所率领的第廿镇,本是从北洋六镇各军中抽调一部分合编的。它的高级将领虽具有反清的革命意识,可是中下级军官仍然是北洋军系。他们是唯袁宫保之命是从的。因此要以廿镇来动革命起义就很难了,所以张绍曾只能促请清廷行宪,而不能举起推翻清朝的大旗。

澡州兵谏和山西独立好像是两起丧钟,在清廷的卧室旁敲起。因此清廷对北方的反

清行动便不能不敷衍,匆匆忙忙的命令资政院起草宪法;下罪已诏;释放自戍戌政变以来的所有政治犯。而资政院也以开特别快车方法在四天以内就把宪法信条十九条奏报清廷,九月十三日当天就颁布出来。并且择期在太庙宣誓,以资信守。同时下诏准革命党人依法组织政党,下令对张绍曾嘉奖,授以侍郎衔,并派张为长江宣抚大臣清摄政王载待且有迁都热河的打算。

但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挡革命党的步伐,十二月三日,吴禄贞、张绍曾、蓝天蔚公开反清,截断津浦线。截留给予北洋军四镇的大批军火,包括两个镇的装备,这些装备本来是要给北洋四大镇,却为吴禄贞扩军提供了大批装备,得到这批装备之后,吴禄贞的军队人数达到四个镇六万人,与袁世凯的北洋军数量相差不远。又抚守津浦路,距离北京也不过三天的车程。

这下不但袁世凯慌了,连京城里面信誓旦旦要南下平乱的那些小王爷。也乖乖的收起嘴脸,躲在王府里面不出门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必叭,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