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兰若还没有回到长安,长安城中李世民发起了一段很惊人的议论。
依旧是长安东市前那块巨大的告示牌。
这一次的议案为国议,只要是唐人都可以进言,各州府县雇足够的书吏对各种进言进行抄录,并且整理。
仅这一项进言收集,大唐国库给出的预算就是一百万贯。
一百万贯放在十几年前,大唐灭王世充的军费都远远不到一百万贯钱币。
第一条,将所有深山区、生存环境穷苦地区百姓迁出,由户部给予十倍的土地或是一个相当于相倍土地收益作工的机会。
第二条,大唐减少对小块区域耕种,不符合大农场机制的田地,若不能成为合格的菜田,经济农田,那么种树,变成果树或是各种树都可以。
第三条是空白,然后第四一直到第十条都是空白。
有些高智的名士纷纷表示,这第二条才是根本,第二条得以实施,其余的才有被讨论的可能。
大唐皇帝李世民坐在茶室,只有长孙无垢在一旁陪着他。
“二郎,此事也不必过度关心,大势所趋。”
长孙无垢的劝慰并没有减少李世民内心的担忧,李世民说道:“自古以来,土地都是在皇家与贵族手中,贵族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农户,然后一家一户的生产,久而久之成了一种常态,这就是柳木所说的小农经济。”
长孙无垢点了点头却没接话。
她知道李世民的内心之中有一个非常宏伟的蓝图,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个蓝图有多大。
李世民缓缓的说道:“我这是在断大贵族们的根。”
“怕是由不得他们。”长孙无垢虽身为女流,说这话的时候也是杀气十足:“佃非奴,佃只是无田无产无业的人,若是离开自己原先的地方,另有一个大农场可以参与其中,收入数倍,怕是留不住。”
“恩。”李世民点了点头。
长孙无垢又说道:“以皇家在背后,大唐所有的百姓只要支持,大贵族又能如何?”
“我不是怕,而是担心会有些乱子。”
李世民的话事实上此时已经得到了应验。
就在长安周边,杜家、韦、柳三家正在开会讨论,而且不仅是三族的族长,族老,而且还把他们家族中的各村宿老们也叫上了。
柳氏族老先说话。
“这里有一封,我家三原房三娘的信,她在信中提了一个法子。将家中的田地无论是那一房那一支,只要是连成一片的地全部变成一块粮田,用铁牛耕种,减少人力可达九成,其余的人族中可采买土地。”
韦氏有人问及:“这如何采买。”
杜家一位族长起身,向众人一拱手,原来才开口说道:
“长安周边没有,那么大唐这么大总会有,纵然大唐之内没有,中南半岛那里数以亿万亩稻米良田,难道不能买?老夫也是刚刚知道,天下之大,大到鲲鹏尚不能一日到达,良田无数,果树无数,香草无数。”
杜家替柳家说话,在场的人没什么好意外的,能坐在这一屋议事的都不算是外人。
这是杜家在讲公道话,不是在替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