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巴黎和会 第二更(2 / 2)

现在可以说是整个德国思想最动乱的时候。专家和工程师也是人,他们也要吃饭,也要养活老婆孩子。德国投降已经快两个月了。但是这些协约国军队却丝毫没有撤离的意思,不撤离就意味着工厂无法开工,专家工程师工人们也就没有饭吃。而且还有传言,德国将赔偿巨额的战争赔款,而德国新成立的政府根本就拿不出战争赔款,最终协约国将会拍卖一部分德国工业设备来凑钱。这个消息让整个德国社会沸腾了。很多人第一时间对协约国产生不满,而且这种感情正在向仇恨转变。

中国这个时候开出招募条件,自然事半功倍。很快,一大批德国顶尖的工程师人才踏上了去往中国的商船。他们将成为中国工业建设的基石。

1919年1月5日,巴黎和会在法国首都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其为由胜利者单方面决定和约内容之会议,战败者并无出席讨价还价的机会。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代表二十七个胜利国家。除正式代表外,各代表团并拥有大批的学者专家及顾问。由于组织庞大,自然难以有效运作,所以这种千人大会并不会经常举行。

大会为研究相关特殊问题(如赔偿问题、领土问题、裁军问题等等),特设置五十多个委员会,负责起草详细草案,以供提择。大会之实际权力,则由最高委员会负责,此一机构,由战时最高国际联合作战委员会演化而来。最高委员会设委员十人,由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五个各派代表两人组成,又简称“十人委员会”,之后日本表示对于欧洲问题较无兴趣,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则因阜姆争端与威尔逊发生口角冲突,因此愤而离席,原本十人委员会转变为英国、法国、美国,三巨头共同主导之局面。

其他国家虽然竭力在巴黎和会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在三巨头控制下,小国家获得的利益寥寥。这就让巴黎和会的分歧越来越大,会议时间也被无限期的延长。

各国代表每天都在为了利益而争吵不休,各种丑恶的嘴脸让人作呕。相比于西方国家的撕破脸,中国代表团表现的非常淡定。经过和英法美三国的交流,三国已经同意出售中国一部分德国工业产业。当然,最尖端的高科技中国是难以获得的。但是中国已经非常满足了,太高科技的东西中国反而消化不了,当前对中国最有用的就是基础工业设备。而且这还证明英法美三国对于中国并不是完全打压的态度。

日本人几次想要在远东殖民地方面有所斩获,奈何德国在远东殖民地除了中国青岛,只剩下几个被日本占领的海岛,这自然让日本很不满意。至于青岛问题,日本还没有脑残的提出来,因为一谈青岛问题,必然无法避免中日冲突问题。中国也是协约国的战胜利,即便没有为战争做出什么贡献,但是总不能让人家的土地割让出来作为战利品。不说现在中国不是可以任意欺负的,就算是原本腐朽的中国华民民国,只要自己有能力收回青岛,协约国也乐意做一个顺水人情。只可惜北洋控制下的中国实在是太过软弱。

在西方为了战争利益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中国第一艘战列舰终于完全建成下水,并展开了第一次海试。对于这艘战列舰,中国给予了厚望。为了获得达到战列舰标准的钢材,战舰所学要的所有钢材都是中国商船从西班牙进口来的。而且技术方面也参考了其他国家战列舰的资料。这点倒是让负责建造这艘超级战列舰的西班牙工程师大为惊讶,西班牙毕竟曾经是老牌的海上强国,这些年海军的没落主要是资金短缺。很多优秀的设计因为没有资金而不可实现,和中国合作,西班牙造船工业获得一个机会,迸发出的热情让两国政府都很吃惊。而且西班牙工程师没想到落后的中国竟然能偶从西方国家搞到有些战列舰的机密资料。这些资料对中国来说或许是废纸一样的东西,但是落到懂行的军舰工程师眼中,就是千金难求的宝贝。两相结合,造就了中国第一艘战列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冯庸也没想到当时为了积累技术四处派遣间谍竟然能够搞到如此先进的东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