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各方手段 上(2 / 2)

现在察哈尔,热河地区大战一处即发,哪还有时间给张作霖,让他的奉军替换别的部队。察哈尔的实际情况张作霖也明白,虽然心中无奈,但奉军已经易帜,木已成舟,再后悔也晚了。冯庸从西南军区中抽调一批高级政工干部进入奉军中,担任旅团级的政委。同时从长春总部抽调了近千名刚从教导队毕业的底层指导员。随着南下的部队加入奉军中,完善奉军的政委制度,加强东北对奉军的控制权。

如果加上奉军,东北在察哈尔热河一线的兵力就达到了十八万人。但是奉军刚刚加入东北治安军序列,军心未定。来自其他军区的部队加入西南军区战斗序列后也需要时间磨合。所以,这一切就要求东北必须派出一个有威望,有能力的出色统帅。而目前在东北,能力最强的统帅非蒋百里莫属。

冯德麟虽然也是统帅,但是他从来没有指挥过上十万,甚至几十万的大兵团作战。虽然蒋百里也没有这种经验,但是冯庸相信以他的眼光和手段一定比自己指挥的好。这次大战,冯庸准备以蒋百里,冯德麟和张作霖三人成立最高三人团,共同指挥这场战斗。三个人都不简单,都是名留青史的人物,相互取长补短,再加上东北军目前占据的兵力优势,胜利的可能性极大。冯庸一如既往的延续了自己不亲临前线,不胡乱指挥的好习惯。蒋百里,张作霖,冯德麟都是历史上留名的军事强人,就算冯庸来自后世,拥有比他们更长远的眼光,但是在军队的具体指挥上,他是远远不及的。所以,每次向外放权他都很放心,无论结果打成什么样,他都能够接受,毕竟他对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没信心,就很难对别人过分苛责。也许延续了他一直以来的好运道,几次大战东北就算略有失利,但最终都取得了胜利。

东北少帅府。

“报告,兰州急电!”

“兰州?看来传新兄有些沉不住气了!”冯庸笑着将手中的电报接过来,虽然现在东北被战争的阴云笼罩了,但冯庸并不担心。虽然北洋比东北和西南任何一方都要强大,但是想要一次性将两方势力全部击败,段祺瑞也太过自大了。而且东北前线的将领是谁?那可是历史上都有名的军事理论家蒋百里,而且现在的蒋百里和原本时空中不同,他参与过数万大军的作战,虽然名声不显,但却以最小的代价步步紧逼将俄国骑兵打出了中国的领土,更是在俄国援军立足未稳的时候,干脆出击,干掉了俄国远东军的主力,奠定了北方安定的基础。要不是冯庸有大野心,恐怕现在俄国军队早就被击溃了。

打开电报,事情果然如同他预料的那样,李俊确实对东北面临的处境担忧。询问需不需要西部军区东进,吸引北洋的兵力?

这个想法确实诱人,有李俊这样的统帅,再加上西部军区经历大战的七万人,如果大规模东进肯定会震动北洋政府。现在的北洋开辟两个战争就已经有些精疲力竭了。如果在开辟第三个战场,不用打太长时间就可以将其拖垮。不过最终冯庸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西部军区西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两面夹击北洋军。而是想要彻底拿下中国西部。这个西部包括新疆和西藏。虽然凭借西部军区的力量有些单薄,但现在却是进军的最好的时机。中原大战吸引了北洋政府的全部兵力,如果东北治安军西进,他们只会开心。关注新疆和西藏的俄国佬和英国佬都被一战拖的精疲力竭,无力关注中国,如果不趁着这个好机会一举吞并两个问题地区,将来列强从战争中缓过劲来,插手进地方势力中,在想要拿下来就不容易了。

虽然因为蔡锷的强势而引发的这张战斗并不在冯庸的预料之内,但是既然发生了,凭借东北现在的实力,压根就不畏惧战争。而且冯庸也没准备和北洋死磕。只要吸引北洋的兵力,减轻西南蔡锷的压力就好了。至于打败北洋,吞并中原,建立全国性的政权,现在他压根就没想过。不是不想,而是感觉时候未到,东北治安军还欠缺迎战天下的资本。

“给甘宁地区发电,成立西部战区,以西部军区张小山部为本,停止马家军的运输,将马家军降军打散混编入西部战区。李俊担任西部战区总司令,管理西部军政民生。张小山为西部战区副司令兼任西部军区司令。主持西部军事。崔小龙担任西部战区政委兼任西部军区政委。即日起西部战区整顿兵马准备西进!”

“西进?”作战参谋徐朗讶然。

“不错西进!给张小山发报!要求他速战速决,本少帅不管他用什么方法,必须以最短的时间拿下新疆和西藏!”冯庸坚定的说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