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章 泉眼(2 / 2)

盗墓龙门 染东升 0 字 2022-01-11

先前那老龟出现的时候我就画上了一个大大的疑问,按理说海里的生物不能生存在淡水之中。现在一看,好像是我们搞错了,这里本身就是海水资源!

地球这般大,但只有292的表面积是陆地!其余部分全被蓝色海洋覆盖!

这地底世界一旦通了海可就麻烦了,什么样的巨大恐怖生物都有可能会出现!

止不住的回忆起我们进入护城河时看到的恐怖景象,一只黑鸩被我们击落在护城河水里,下面竟然有个巨大的身影悄然无息的把黑鸩给扥了下去!

那是一种大鱼么?藏于深水中不用露头,仅是在水里张开大口猛吸就能将水面上的活物给吞纳入口。

虽然在地理方面的知识我不敢自称专家,但是基本的地理常识还是能了解一二。

俗话说江河入海,就是说那些淡水流域的大江大河最终的目的地是海洋。

淡水与咸水这两种看似两种极端的情况在融会之时会产生一个缓冲区。

可以拿一种洄游性生物来举例——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从根本上来说是海鱼,但是它们并不会一直待在海水之中。它们属冷水性鱼,所以在高纬度地区分布较多。

简单些说,它们是幼鱼阶段的时候生活在海里,但当它们性成熟可以产卵之后,就会到淡水之中产卵。

先前说过江河入海流,每年的秋季时刻在它们的繁殖季节便会成群结队的逆流而上,到淡水中去产卵。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历经千辛万苦,被熊捕食,被食鱼性鸟类吞入腹中,被沿途人类捕捉。

但九死一生的风险阻拦不住它们繁衍后代的决心,在这之后仍能存活下来的大马哈鱼会再次返回海洋之中,当然了这幸存者已经算得上屈指可数。

以上这些就是想说,在几千年前的那个时期,是不是还有几种鲜为人知的深海猛兽亦属洄游性生物,它们被中途捕捉,在人为制造的咸水环境里继续生存,这样洄游的本质就被中断,它们亦能一直存活在这里守护着皇陵的秘密。

可是在古时候,晒盐技术落后粗劣,盐这种东西太过于珍贵,要知道贩卖制造私盐在古时候可是杀头的重罪,龙泉国的泾王有这能力么?就算有这能力他真的肯舍得用极其珍贵的盐去制造一个人为的咸水环境?

盐这种东西会不断的被稀释,也就是说不是在一个大池子里放上固定量的一些盐,这池子中的水就永远变成咸水。

更何况这里还是活水资源,在活水的冲刷下其中的含盐量更是极易流失,不能长久的保持。

除非我突然脑海中蹦出一个大胆的猜测!

他们在这里发现了盐矿!

盐矿放在古时候跟现在的金矿价值都有一拼,这在古时期完全可以是战略资源,如果单一就这样搁在这里,除非是这个盐矿无法开采亦或是其中含有什么特殊的物质。

如果这里面真的存在盐矿,那就一切说得通了。

储量巨大的盐矿可以在广阔区域内慢慢形成咸水,虽然不能与海水完全匹配,但是部分特殊的海洋生物一定能适应这里的环境。

古时候虽然没有现代化的巨型舰艇,但是捕鲸行业已经实行千年,正是小鸡儿不尿尿,各有各的道。

龙涎香,鲸油这些东西,可不光是近海沿岸的渔民靠运气在岸边打捞上来的。

搁浅的鲸鱼确实时有发生,但是要指着这个度日,那就跟守株待兔那位差不离儿了,都是端着夜壶去厕所里尿尿,自作聪明。

我正要仔细琢磨回忆古时候近海沿岸都有哪些有记录的搁浅过的深海怪兽。

这时脚下的浅水突然跟开了锅一样,一串串气泡从各个地方冒出,我们三人哪还顾得上敲墙砖,我急忙把探照灯的角度压低,而胖子则是先看那堆金山宝贝。

我以为是脚下的水开了,一时紧张难免手足失措,下意识就想把背包甩到脚下把自己垫起来。

同时我看那六处泉眼,竟发现那几个泉眼像发狂似的,正噗噗向外冒水,比刚才冒水的的程度要大出至少三四倍。

先前我们进入到此地的时候,那些泉眼就像火山喷发的末尾虽然不断有东西冒出,但是幅度非常小,仅是保持着向外喷涌的状态。

可此时再看去,好似正下方的深处有一头巨型生物猛地搅动了一番,将泉眼积蓄的能量在短时间内爆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