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天下第五卷第七章开战(六)(1 / 2)

 并州,古中国战略要地。</p>

远望并州大地,太史慈心中热血沸腾,更有悲壮之感,浮想万千下,实在是有不出的味道涌上心头。</p>

那辽阔的大漠,那苍茫的雪山,那勇敢豪迈的男儿,</p>

无数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将士在那无边的月色、无边的沙场上高歌痛饮,不尽的意气坦荡,慷慨豁达。</p>

在历史上,这并州有缔造盛世的雄主,有驰骋沙场的英雄,有慷慨悲歌的侠士,有惊才绝艳的诗人,有目光远大的富商……</p>

若是作为后世人来俯瞰并州,太史慈更多的应是一种赞叹。</p>

然而,身在乱世的太史慈现在却更多的是一种沉重。</p>

并州对于民族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p>

早在公元前260年,白起便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指挥秦军大败赵军,射杀赵军统帅赵括,坑杀赵降卒四十万,头颅山积,血流成河,自得到并州这“古冀之襟地,两淮之咽喉”之地便“得上党而望中原”,故四十年后千古一帝秦始皇终于横扫统一海内。</p>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在漫天的风雪中大败,“白登之围”被刘邦伊为平生奇耻大辱,此后的大汉帝国,自高祖起,文帝、景帝,皆大力经营晋阳,筑建雁门关,守护大汉帝国北部,直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方转守为攻,长驱大漠,追亡逐北,才开创了我大汉帝国如日中天、光芒万丈的全盛局面。</p>

至此,并州便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得并州,则可北望大漠,睥睨敌寇,外族得并州,则会饮马黄河,祸乱。</p>

在这三国时代,并州的重要性更是不必多言。</p>

虽然有太史慈到来的原因,并州的历史进程出现在了一下偏差,但是大体却没有变化。</p>

早在汉灵帝年间,大汉帝国便边患迭起,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凉州边章、韩遂的汉羌军、已经还有归降太史慈的张燕领导的黑山军,都展到十余万乃至数十万之众。</p>

当时东汉先派司空张温幽州乌桓突骑三千讨凉州。这支队伍刚行到蓟中,乌桓因军中饷款亏欠,多叛归。</p>

张纯和张举当年就是利用这个机会动了蓄谋已久的反叛,更联合了乌桓领丘力居等人,才有了劫略蓟中,杀护乌桓校尉及右北平太守的行为。</p>

到了灵帝中平五年,汉朝调南匈奴兵,配合幽州牧刘虞讨伐张纯。单于羌渠遣其子左贤王于扶罗将骑前往,匈奴国人恐兵无已,于是匈奴右部落与先已反汉的屠各胡合,共十余万人,攻杀羌渠。</p>

于扶罗在外闻知,自立为单于。杀羌渠的国人,恐于扶罗为父报仇,乃另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于扶罗到洛阳讼诉和求助。</p>

不过这个于扶罗并非什么好人,汉灵帝病死那年,趁着董卓带兵人京,天下大乱。于扶罗和白波军合兵攻打郡县。</p>

不过因为各地多聚众筑壁自保,于扶罗钞掠无所得,部众受到挫伤,只好在河东郡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停住。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仅一年而死,南庭不再立单于,只以老王代行国事。</p>

其后于扶罗与驻在上党的张杨一起投靠了袁绍,二人屯兵漳水。按照历史的展,在公元191年,于挟罗应该叛离袁绍才对。</p>

然而,历史就在这里生了一个的改变。</p>

由于太史慈的原因,袁绍始终不能谋得冀州和幽州,故此,大量军队滞留在司州的的平阳郡。</p>

有袁绍在平阳郡,于扶罗哪里还有机会叛逃。</p>

再加上诸侯会战时,由于太史慈的干预,河内太守王匡的实力并未受到多大的损害,再加上张扬的部队,于扶罗根本不敢轻举妄动。</p>

故此,这许多年来,这里倒是相安无事。</p>

然而,太史慈击败袁绍打破了这种局势。</p>

袁绍实力大减,为了保住最后的一实力,袁绍兵行险着,带领在冀州大战中大败而归的残兵败将逃到了袁术的地盘。目的是希望祸水南引,把太史慈的目光吸引到袁术的豫州。</p>

袁绍这么做其实正中太史慈下怀,太史慈争夺天下的方式和这时代的诸侯有着本质的不同。</p>

其他诸侯,要成大事,一定要依靠地方的豪强势力,故此才可在短时间内聚集起大批的军队和财富,毕竟世家大族世代聚集起来的力量是常人难以想象的,</p>

就拿曹操的父亲曹嵩来,在琅琊县逃难时,光是金银珠宝等贵重的财物为便装了满满一百多车??也难怪人家起歹意。</p>

一个逃难中的人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其他的世家大族?</p>

所以,其他诸侯招兵买马就好像呼吸般简单。到了太史慈这里,那就是困难重重。</p>

因为太史慈乃是寒门子弟,若是想要在这时代做成大事,那就不单单是招兵买马那么简单了。</p>

先是声望,然后改革,更需要通过内政外交,各种手段并行,才有了今天的基业。</p>

所以,当袁绍想当然地以为自己逃亡袁术的地盘可以吸引太史慈的视线的时候,太史慈却得到了一个喘息之机。</p>

若是袁绍回到并州和司州,纠集王匡、张扬、于扶罗在一次进攻太史慈的话,那太史慈可就颇有疲于奔命的感觉了。</p>

混水摸鱼,在战乱中谋取利益,这个道理并非只有太史慈懂。</p>

当时冀州新定,兖州战乱未止,甄氏家族和张燕只是两个明显的的祸患而已,在冀州和兖州伺机而起的世家大族很多。</p>

一般来,冀州世家大族有着巨大的声望,而兖州的世家大族则有着强横的实力。</p>

当时的太史慈虽然已经平定两州,但是青州军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实在没有能力只依靠青州的新兴力量来应付外敌。</p>

若是袁绍不顾一切攻击太史慈的话,太史慈唯有依靠两州的世家大族力量消灭袁绍。</p>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这些世家大族不趁势而起,扩张自己的实力的话,那就太不正常了。</p>

所以袁绍当时的逃走乃是太史慈求之不得的事情,哪里还会去想着追击袁绍?</p>

更何况袁绍逃到袁术的地方对太史慈来乃是一件好事,这预示着袁绍袁术两兄弟将会有一场龙争虎斗。对太史慈的大业十分有帮助。</p>

也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太史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并州的事情。</p>

张扬和王匡因此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开始在并州默默无声地展壮大。</p>

因为这个原因,于扶罗虽然日渐强盛,但仍然没有像历史中记载的那样叛离袁绍。</p>

不过也因为袁绍远在豫州,所以渐渐地对于扶罗失去了控制力。</p>

故此,当太史慈通过平阳郡的时候,于扶罗的军队早已经离开了这里,开始向北推移,屯兵西河郡,伺机回到太原郡,再一次掌握南匈奴的大权。</p>

当然这事情并非的那般简单,因为在并州境内,少数民族很多,就是匈奴也分成了很多种,于扶罗虽然日渐强盛,但是也未见得可一战成功。</p>

太史慈此次来讨伐张扬和王匡,根本没有把两人放在眼里,不过朝秦暮楚的于扶罗却是那唯一的变数。</p>

不得不防。</p>

于是,太史慈进行军到永安后,居然停了下来,命令全军休息。</p>

此时已经是初夏,正是百花落尽之时。</p>

可惜永安城的街道上并没有吟诗作赋的文人雅士,反倒充满了肃杀的气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