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引狼入室(2 / 2)

几十年未曾向西扩张的奥斯曼帝国突然刀兵再起,穆斯塔法四世在伊斯坦布尔集结了25万军队,在一个炎炎夏季向西发动了犁庭扫穴般的进攻!巴尔干半岛地大小公国们正忙于应付法兰西人的入侵,各国组成的联军也在马其顿和法军纠缠不休,他们根本没料到东边地强邻会突然入侵。

直到出兵之前,穆斯塔法四世还在信誓旦旦地向他们保证,奥斯曼帝国的利益在东方,奥斯曼帝国的头号敌人是波斯,而不是巴尔干人。

面对奥斯曼帝国庞大的军队,巴尔干半岛的大小公国们望风披靡,在短短的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奥斯曼的兵锋直指马其顿公国!在萨拉热窝,奥斯曼帝国的庞大军队和孔代亲王地法兰西陆军不期而遇,上演了一场遭遇战。

尽管法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术先进,以线式阵形辅以新式步枪给奥斯曼大军造成了惨重伤亡,但奥斯曼人仍旧凭借兵力上的巨大优势冲垮了法军的防线,出征时的两万大军,孔代亲王带回巴黎时已经只剩下了2000人。

孔代亲王兵败马其顿,给了法兰西帝国的统治者极大的震动,也给了教庭极大的刺激,认为这是阿拉伯世界对当年基督教世界十字军东征的报复,教皇乌尔班八世亲自出面呼吁基督教世界当时最大的两大军事阵营,法兰西帝国和大波罗的海联盟停止内战,一致对抗奥斯曼帝国的入侵。

此时的杜伦尼军团,征服斯洛伐克的战事已经进行到了关键阶段,只要再坚持上哪怕十天,联军的崩溃就将不可避免!偏偏在这个时候孔代亲王战败,后方腹地已经彻底暴露在奥斯曼人的兵锋下,杜伦尼军团立刻成了骑虎难下之势。

继续进攻,完全有可能征服斯洛伐克,可代价就是大军的退路有可能被奥斯曼大军切断,他的五万大军将无家可归!

撤退吧,杜伦尼又实在不甘心,况且在他心里,玫瑰亲王和大波罗的海联盟的威胁始终远远超过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对于基督教世界来说是异端,是蛮族,就算他们暂时用武力征服了欧洲,统治也不会长久,法兰西帝国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完全能够在以后将沦陷的土地一点一点夺回来,并且,那时候,被解放的土地上的基督徒们会将法兰西当成是解救他们的救世主,而不现在这样视他们为入侵者。

杜伦尼骑虎难下,可远在巴黎的安娜和马萨林却坐不住了,在安娜和马萨林看来,奥斯曼人的威胁更加真实。如果奥斯曼人的大军一直打到巴黎,那无论杜伦尼的军队在东方打下多大的领土都毫无意义了。

安娜以路易十四的名义连下了十三道诏命,命令杜伦尼回师奥地利,在奥地利迎击奥斯曼大军,绝不能让异教徒的一兵一卒踏进欧洲腹地。

杜伦尼别无选择,只能黯然撤军,持续了半年之久的斯洛伐克征服战最终成了无言的结局,当杜伦尼踏上归程前最后一次眺望东方浩瀚的森林时,从心底泛起一阵悲凉,这次从斯洛伐克撤退,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打回来?

原本并不怎么多愁善感的杜伦尼今天似乎格外的感性,也许那是因为对面的敌人是强大的玫瑰亲王的缘故吧!

没有和玫瑰亲王直接对阵过,你永远无法想象所面临的压力有多大!杜伦尼已经将他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上帝也站在了他这一边,只要再给他十天时间,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可是现在,再也不可能了。

距离杜伦尼几千米外的森林里,玫瑰亲王胯马肃立,目睹法军浩浩荡荡地西返,他打消了趁机偷袭的念头,杜伦尼现在已经完全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统帅,除了比玫瑰亲王少读了几千年经验之谈综合起来的兵书,杜伦尼已经不输他什么了。

玫瑰亲王自己知道的,以前也教教给杜伦尼了,现在徒弟出息了,再不输于师傅了。

如果可以选择,玫瑰亲王真的不愿意在陆地上和杜伦尼交锋,并非感情上不能承受,而是压力实在太大!杜伦尼的出色指挥,加上精锐的法军,完美的组合,除非玫瑰亲王手里有一支更强大的装备更精良的训练更有素的陆军,否则要想击败杜伦尼的法军是无法想象的,那根本就是一种奢望。

结束了,现在终于结束了,再不用面对法军的强大压力了!

现在玫瑰亲王最关心的还是波罗的海上正在上演的海上绞杀战,至于陆上争雄,玫瑰亲王相信若干年之后他还是会回来的,不过当他再回来的时候,就再不会是今天这般局面了!那时候,玫瑰亲王将拥有他想要的一切,庞大的陆军,高素质的训练,精良的装备,还有大量优秀的军官,联军的一切都将对法军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那时候,联军将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法军,灭亡法兰西帝国,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安娜,马萨林还有杜伦尼,都将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