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对策(2 / 2)

“但是,抹掉企业的存在又如何,你们不可以查股东吗?”宫川在旁边问道,“如果企业清算存在问题,是可以对相应的股东进行追责。他们无论再神通广大,股东也是跑不了的。”

“你知道这些产研合办企业的股权架构是谁设计的吗?”结城放下酒杯,“我找到了快十年前的一条新闻。当初京都大学工学部推行产研合作战略的时候,还是一个非常重磅的消息。那个时候,野村证券,还有东京中央银行一起牵头,联手了海外三家对冲基金,参与了这些产研合办企业的股权设计。”

丹羽听到野村证券和东京中央银行的名字,眼睛顿时睁大了几分。对于一个经常从事深度调查报告的记者而言,她当然对这两家金融机构的名字无比熟悉。野村证券是东洋国内最大的券商,而东京中央银行则是由产业中央银行和东京第一银行合并而成的超级东洋银行。这两家机构皆是金融界的巨人。

产研合办企业的资金再无论如何,其体量也是相对比较小的。没有想到,京都大学的工学部竟然能请动这两家金融机构,乃至于海外的对冲基金来参与股权的设计。

“追责股东的想法很美好,但是现实却很骨感。”结城望向宫川,紧接着这位调查官从她的包内拿出了一张折叠的纸,随即展开来。

只见得这张纸完全展开后,竟比一张a3纸还要大。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线条和箭头,犹如一团毛线一般,让人根本理不清里面的脉络。诸多会社的名字出现在这里面,在这些复杂的牵引线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层层嵌套,观者没有办法搞清他们之间的关系。

“这仅仅是一家产研合办企业的股权结构图。”结城说道,“这些产研合办企业的股权极度分散,层层嵌套。根本无法找到最终的实际控制人。或者干脆这么说,这些企业根本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控股股东,就连大股东都没有。”

“好不容易,经过分析找到的几个疑似可能是大股东的人。但是,他们却又是外国的自然人或者外国企业,我们会计检查院根本没有办法采取行动。”

“刚才,宫川律师说追责股东。”结城继续说道,“一些产研合办企业甚至采取了母子公司互相持股的循环出资方法。”

【母、子公司互相持股】

【所谓母子公司互相持股,指的就是a公司持有b公司的股份,而b公司又反过来持有a公司的股份。例如,a公司占有b公司51%的股份,而b公司又占有a公司51%的股份,从而形成一种互相持股,出资循环的极端复杂的股权结构,这使得极其难以评定a、b公司的股权价值,认定谁是真正的公司实际控制人】

宫川听到这循环出资的方法,微微张大了嘴巴。她此前有两年从事非诉工作的经验,对于资本市场和股权设计也颇有些了解。然而,这种循环出资的方法,她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设计已经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力。

摆在众人面前的a3纸,无声地宣告着东洋金融界内顶尖专家的股权设计实力。

想要进行追责,无异于是在和东洋最顶尖的金融家进行交手。

“所以,北原律师。”结城看向房中这位年轻的男律师,“庭审的事情,务必请北原律师继续协力。我这边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推动审计的进行。”

北原看着资料,一时之间也陷入了思索。毫无疑问,面前的状况非常棘手。要在短时间内破解顶尖金融家设计出来的股权迷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房间内,顿时也陷入了沉默,众人一时之间也难以想出,一个好的对策。

北原脑海中,思绪飞速地运转。

像是有无数的碎片在不断碰撞。

当一个绳子的结难以解开的时候,就直接剪断它。

这样一句话,冷不丁地撞入北原的脑海中。

随即北原抬起头来,望向房内的女记者,“无论一家企业纸面上设计得再如何漂亮,但是,在实地考察面前,都会原形毕露。想要真正抓住对方的破绽之处,只靠纸面上的资料是完全不行的。就像只查看企业的会计报表,是难以发现财务造假一样,必须要有实地的考察。因此,丹羽,对产研合办企业调查的事情,就要拜托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