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用人之道(1 / 2)

庶门 一语不语 0 字 2022-01-09

 到腊月初五,朝廷对肃清三清教的行动暂时告一段落。关中经过这一次的肃清行动,抓捕了三清教教徒有一万人以上,而接受教育和备案,自行回家的教徒更是在五万之数以上。肃清行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关中军事高压的姿态仍然不变,刘愈也准备随时应对关中突发政治情况,免得到时措手不及。</p>

在突厥进贡使节抵达潼关以后,朝廷派出的使节队伍也到了潼关。朝廷派出迎接突厥使节的是临清侯柴锦,刘愈觉得让柴葫芦留在长安城里也是“浪费人才”,不如让他去干点实事,就将他遣送去潼关。刘愈也准备在之后送苏彦到地方上就藩时,也让柴锦去,反正柴锦在哪都是闲人,不找点事情给他做,刘愈都觉得对不起朝廷付给他的俸禄。</p>

这次迎接突厥使节,刘愈在礼节方面作出一定的安排,首先是天子亲自出城迎接,给足突厥使节的面子。当然突厥使节也要全数对上邦天子跪拜,让百姓知道,原来这些茹毛饮血的番邦人,也要奉真命天子为尊,到时候再好好进行一番舆论宣传,把大顺朝的国威彰显出来。</p>

在迎接使节方面的内礼方面,刘愈安排让隋乂去负责。在隋乂完成这件事之后,刘愈也准备让隋乂彻底放下礼部的担子,暂时调任他到尚书台去帮他妹妹的忙,为以后接替隋妤中书令做准备。</p>

在这些日子中,刘愈发现越来越离不开隋妤的支持,徐轩筑和琪儿处理政务的能力,在隋妤的帮助下进步的很快。刘愈晚上回去,在看过徐轩筑和琪儿批阅的地方事务奏章后,也觉得她们已经有独当一面的能力,甚至在一些政务问题上,刘愈都不需要亲自去插手。而一些重要的地方奏本,刘愈也逐渐让尚书台那边递交过来给内宫临时成立的“内廷衙门”来办。</p>

像隋妤这么能干的女人,刘愈自然要留她在身边,他已经在着手,让隋妤把尚书台的事务暂时都放下,逐步完成从抛头露面,到幕后的角色转变。当然在这转变中,隋妤在朝中的地位只升不降,但随之,徐轩筑也会在朝中处理政事的舞台上崛起,而隋妤将会是她最大的帮手。</p>

自从隋妤进了内廷,就一直在抱怨人手不够用的问题。现在朝廷上下大小的事务,都要过尚书台,而六部衙门的人,现下还有不少尚在地方上处理肃清三清教的事,尚未回到长安城。韩升找刘愈说了两次,就是想跟刘愈多讨两个人帮他的忙。其实韩升的意思也很明白:“把隋家小女送回来,一个顶十个。”</p>

刘愈在这个问题上学会了装糊涂,他可不理会韩升要人的坚决,他只知道,隋妤这么好的帮手,不能给韩升,要留着。刘愈让韩升自己去钦点一些人,并表示会调这些人去尚书台。</p>

“韩老哥,你知道,教授女人处理政务,还是要有个能干的女人才是正经。你跟我要隋家小姐,那皇上那边,谁去教?”</p>

</p>

刘愈把皇帝抬出来,果然很好使,韩升作为苏家保皇党的一员,也能体会刘愈想让琪儿早些独当一面的心。他只好叹口气,回去准备调人的事。</p>

满朝上下,韩升能满意的帮手没几个,跟隋妤一比,这几个帮手加起来也不及隋妤一个人顶用。作为顺朝的老臣,韩升自然知道朝官是多么的敷衍了事,像隋妤那样诚心实意做事,甚至可以到不眠不休地步的实在是太少,这时候,韩升又会找刘愈,不断地感慨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