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伐逆王檄(下)(1 / 2)

庶门 一语不语 0 字 2022-01-09

 潼关的守军将士共两万两千余,其中骑兵三千,是守军中的精锐力量。</p>

平日里潼关守军最多不过万,只是在突厥骑兵大举犯境之后,朝廷在潼关加派了驻军,定国侯刘兆也曾率军在此驻扎布防,现在潼关内的很多防御设施还是那时加筑的。</p>

此时淮王的一支先锋军,在没有粮草给养之下,长驱直入已经距离潼关不到三百里。这应该是淮王配合敏郡主劝降南元将军牧与的一次行动,一旦牧与投诚,那淮王将驻军潼关,直逼大顺朝都城长安城。</p>

对于这支先锋军的情况刘愈了解的不多,但他能猜到应该都是骑兵,且是淮军的精锐,数量应在两千骑以上。至于为何这支先锋军能突破朝廷在中原一代的郡城而长驱直入,刘愈也估计是跟地方守军的不作为有关。</p>

淮军气势汹汹,即便是朝廷军也要避其锋芒,而地方军队在得不到朝廷指令的情况下,所能做的只有防守,再防守。</p>

“从潼关向东南,至前线,尚有十六座郡城在朝廷控制之内,将这十六座郡城各自连成线,这就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刘愈指着军图。</p>

刘愈身旁,人不多,除了徐轩筑和苏彦,只剩下个瞿竹。</p>

现在刘愈身边的骨干,要么留在长安城打理后方事务,要么正在关中南部平定叛乱,他手上可用的人实在太少。这次的军事会议,形式简单,但很重要。</p>

“师傅,能说的明白点吗?”苏彦有些着急,因为他看军图上淮军的主力距离潼关很近,这还不算那支神秘的先锋军。</p>

“你哪不懂?”刘愈看着苏彦问。</p>

“第一道防线是这十六座城,那第二道防线呢?”</p>

“潼关。”刘愈指着他们所在的地方。</p>

“还……还有第三道防线吗?”苏彦再问。</p>

刘愈想了想道:“第三道,恐怕就是长安城的城墙了。”</p>

苏彦犯了难,他先看了下“第一道防线”,十六座城在一片广阔的区域内显得很零散,根本不成线,而要将他们串联起来恐怕也很困难,即便他对军事不太懂,也大致能看明白,若是淮军强攻一处,必然是几天克一座城,很快就会蚕食掉这第一道防线。</p>

而第三道防线长安城那是他的老巢,如果长安城被围攻,他也觉得活不下去了。他看了半晌,最终也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目前所处的潼关。</p>

天险,易守难攻,而且是入关中必过的要隘。似乎守住潼关有把握。</p>

但苏彦再比划一下关中和天下地界的大小,登时又没了底气。若是淮军真打到潼关之下,那天下有八成的领土都被淮军所占领,那他这个君王也只能算是空头的。</p>

“师傅,淮军……有多少兵马?”苏彦鼓足了勇气再问。</p>

以前对于淮军数目的估计,大致有官方五万的说法和民间二十万的说法,消息不是太准确。苏彦对于自己有多少兵是最清楚的,满打满算,也就潼关这点人能派上用场,也就是两万多兵马。</p>

刘愈道:“大致在十五万到十七万之间。”</p>

苏彦把左右手提了起来,掐着指头算了半晌也没算出双方兵力的差距,或者说他根本不明白这到底意味着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