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山村寻访(上)(2 / 2)

庶门 一语不语 0 字 2022-01-09

终于在第七日的下午,刘五兴冲冲地跑进驿馆,大叫着道:“少爷,少爷,找到了,找到了。”</p>

刘愈正闲的无聊自己跟自己下棋,抬头问道:“找到什么了?”</p>

“找到那个……地瓜,就是地瓜来自何处了。”</p>

刘愈簌地站起,道:“在哪呢?没找到人?赶紧说明白一点。”</p>

刘五平时机灵,但第一次完成这么大的差事,有些激动,加上跑了几里路上气不接下气,说话也就吞吞吐吐语无伦次,好在刘愈够仔细,一点点询问清楚。</p>

地瓜不叫地瓜,而叫“南洋甘”。南洋甘并非本地之物,而是在方州郡南一百多里的化县有人栽种,据闻那里栽种的人不在少数。</p>

苏彦闻讯过来问道:“师傅,是不是派那边的人将那个……南洋甘送过来?”</p>

“不必了,去准备马匹,我们亲自过去。”</p>

苏彦一听马上愁容满面,他好不容易才出一次长安,方州又非淮上县葵水之畔,这里没有突厥骑兵不用挖战壕且物华民丰,他刚玩的起兴,听到要赶上百里路去化县找个不起眼的地瓜,怎能令他不愁。</p>

徐轩筑刚去亲自煎药,回来后见刘愈正在穿外衣,关切道:“要不妾身替夫君走一趟,夫君伤势未愈要多休息。再说明日皇上派来的御医就会快马赶来,您这样过去会错过的。”</p>

</p>

“多赶赶路,下午就能赶到,明天回来也来得及。”</p>

刘愈没听劝,本来想将徐轩筑留在方州。但徐轩筑不放心,与刘愈一同出发往化县而去。</p>

化县并非方州郡治下,而属南边的临郡。刘愈等人出发的匆忙,也未跟太守府打招呼。一行人紧赶慢赶,日落黄昏前就已进入化县境内。</p>

当刘愈见到田埂里一垄一垄的鲜绿色地瓜藤蔓,有种很激动的心情,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跳下马走出官道,从土里拔出来一颗。可惜这些都是春薯尚未成熟,挖出来的地瓜个头也并不大。</p>

“好东西,好东西。”刘愈笑着赞道。</p>

徐轩筑等人也跳下马,过来查看刘愈手中的地瓜,忽而这时远处传来一声呼喝:“喂!”</p>

像是一声警告,刘愈抬头便见到几个做农活的农夫扛着锄头冲了过来,本来还想教训一下这偷南洋甘的小贼,但见到这些人都带着刀剑,登时没人敢靠近。</p>

“……你们……怎的偷俺们地里的东西?”</p>

这些人地方口音浓重,说的很多刘愈都听不懂,不过眼前中年农夫的最后一句他倒是听明白了。</p>

“这个东西,你们哪来的?”</p>

刘愈与他们口音也不是一地,说了半天他们才明白过来,指着东边道:“齐村,齐村。”</p>

同是中土人,沟通起来的难度不比跟老外语言不通打手语比划。不过那农夫一直重复齐村,就说明是齐村的人传出来的。一行人直往东而去,这一路上都是平原,虽然田地里也有种五谷杂粮的,但至少有一半的田地都种了地瓜,说明并非是一家一户种植的稀有品种。</p>

一路打听着路,走了二三十里,眼看天色渐渐变暗,天色阴沉着似乎要下雨,苏彦开始有些紧张,毕竟一行走的匆忙也没带帐篷。终于在走出官道几里路后,找到了名叫齐村的小山村。</p>

天色阴沉暗淡,青山绿树环绕,山雾朦胧,田垄里是扛着锄头回家的农民,不远处成片的茅草屋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一片黄昏农家之景。即便是一向喜欢往权贵堆里扎的苏彦,也不禁看着眼前恬静的景象发呆。</p>

“你们找谁?”一个牧牛娃光着屁股牵着牛过来,问道。</p>

“小兄弟,这南洋甘是从你们齐村传出去的吧?”刘愈上前问道,“你可知道这南洋甘是怎么来的?”</p>

“大才叔,大才叔……”</p>

牧牛娃将牛绳放开,似乎也不担心牛被这些陌生人牵走,重复叫喊着一溜烟往村子里跑去。</p>

再回来时,随牧牛娃一同来的还有一名穿着灰旧儒服,像是个乡野教书先生的男子。男子留着两撇胡子,方脸看起来很老实,三十多岁,一脸讶然地边走边望着这一行二十多人。忽而拜地道:“草民不知上官到来,罪该万死。”</p>

刘愈与徐轩筑对望一眼,不知他是如何知道自己这些人是官而不是贼。(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