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五章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2 / 2)

权柄 三戒大师 5716 字 2019-09-29

直到手臂酸麻不堪。建康帝也没等到有人来取走那楚国皇权的象征。他无声的苦笑一下。缓缓的给秦雷跪了下来。

“吾皇……”楚国那班王公大臣撕心裂肺的痛哭起来。当场便昏厥了几个。其余人等一边哭着。一边随他们的陛下跪下。表示着彻彻底底的臣服。

看到所有人都跪了下来。秦雷的嘴角牵出一丝淡淡笑容。旋即又消失不见。这才对身边的石敢点点头。石敢昂首阔步走过去。从建康帝微微颤抖的双手中接过玉玺。蹬蹬蹬走上王台。单膝跪下。高举过顶。大声喝道:“启奏大元帅王。楚国君臣奉上传国玉玺。请王爷验收。”

秦雷瞥一眼那碧玉色的石头。点点头。挥袖道:“收了吧。”

待石敢退下。秦雷的视线扫过周遭战船。对他的将士们放声道:“恭喜你们。楚国平矣!”

三军将士一齐跪倒。齐声回应道:“贺喜王爷。楚国平矣!”

天佑九年四月初五。武成王灭楚。其国祚二百二十七年至今终矣……

按照秦国的区划。秦雷将南中国划分为九省。派驻军队官员。正式开始管理。然而叛乱骚动此起彼伏。最大规模的楚民暴动规模居然达到几十万人。四五个省。秦雷不的不将整整四十万秦军留在长江以南。分驻各省各府。一面残酷镇压、全力扑杀。一面轻徭薄赋、减租免税。足足用了四年时间。付出了几万士兵的伤亡。才彻底平定了南中国。

叛乱虽然被平定。但是楚国人对故国的追思却始终没有停止。他们传说秦国将建康帝囚禁在中都城的一座宅院内。不许任何人探视。即使他的亲妹妹也不行。起初还能给予与其身份相称的待遇。但后来因为恼怒楚人的叛乱经久不息。断绝了他的饮食。将其活活的饿死了。

也有人说。不是秦人饿死了建康帝。而是他自家绝食死的。

但不管怎样。楚国人再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不久。在楚的流传开一支哀伤的挽歌:彼岸西方。葬我楚王。西方之害。流沙千里。千里流沙。不可久淫。魂兮归来……

当然这是后话。不过也能告诉我们。楚国的潜力之大。楚国民众之爱国。实在是超出任何人的想象。然而这个昔日疆域最大、最富饶的国家却在秦国的一次进攻中便倒下了。纵有不屈反抗。纵有死灰复燃。但即便楚人自己。也将建康帝跪呈玉玺那天。当成了亡国之日……

为什么一个强大的王国却这样不堪一击呢?尤其是跟又坚持了一个月的齐国一比。更是让人汗颜……要知道秦齐两国交战连绵。自二百年前建国以来。平均每七年就要进行一场大战。死伤的将士何止千万?耗去的资财何止兆亿?齐国的灭亡完全可以看成是油尽灯枯。寿终正寝。那么楚国呢?

按说三十年没有战争。二百年从未被攻上本土的楚国应该实力雄厚。耐力十足才是。怎么没有经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反复。就轰然瓦解了?它的出在哪里呢大史学家范文正公一针见血的指出。楚国之败。就败在长久的和平安逸上。和平安逸固然是人人所追求的。但很难想象一个国家能在这战国之世。安于现状。从不寻衅开战。从不奢望开疆拓土。从不希望两大敌国中的任何一个衰落下去……如此爱好和平的国家。又几十年没有经过战争。就算曾经是一头猛虎。也该退化成比绵羊还安全的纸老虎了。

当然。像诸烈那样主张振作。主张积极参与到风云变化的大时代中的清醒者始终存在。然而在根深蒂固的据江安守的国策下。这些抗争振兴的声音越是清越。就越是悲哀;越是接近真理。就越是孤独。

亡国的悲剧并不是一天造成的!事实上。从三十年前的大战之后。楚军便开始滑入了军备松弛的偏安之道。整个朝廷整个社会对战争的警惕。对军备的重视。都日渐滑落。他们宁肯把钱贴在城墙上。也不愿意浪费在对步军的训练中……他们的所有信心都是建立在楚国水师天下无敌。敌国无法攻破长江防线的基础上。可要是水师被打败了呢?防线被攻破了呢?

一个高度文明的智慧国度。居然对另一种可能毫无准备。将国之大事如此儿戏。实在不可思议。

如此楚国。面对天下残酷的弱肉强食于不顾。一意奉行了埋头偏安的鸵鸟政策。他不忘谁亡?他不输的憋屈谁憋屈?

兵家有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传之千古的格言。揭示了一个铁一样的事实----好战者必亡。忘战者必危!

纵观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事。举凡耽于幻想的忘战之政权。无一不憋屈灭亡。令亡国之人惋惜嗟叹。令后世之人引为笑谈。从来无一例外。

以史为鉴。不能忘战。

楚国的故事就此结束。有必要在最后提一下的是。那位上柱国大将军的命运。

当日的自杀作战。诸烈没有再稳居后方。而是冲在了最前面。但终究是年迈体衰。在战斗中便昏厥了过去。他的卫士将其死死护住。最终做了秦国俘虏。

当他醒来。便见到了朝思暮想、恨的牙痒痒的秦国武成王。两人也算是老相识。自然不需如赵无咎那般还要介绍寒暄。

老将军自信端详着风华正茂的武成王。第一句竟是道:“敢问王爷今年贵庚?”

“恰好而立之年。”秦雷淡淡道。

“才三十而已。”诸鸿钧摇头喟叹道:“想不到大楚水师的第一次。竟然败在这么年轻的将军手里。”

“不。你错了。”秦雷也摇头道:“洞庭湖水战中。本王只不过是个看客。真正击败你的。是我那义兄……”

“伯赏别离?”诸烈撇撇嘴道:“手下败将而已。”虽然已经落到这般田的。但他并不愿意成就一个死在自己手下的人的名声。

“愚蠢。”秦雷哼一声道:“你和楚国水师的覆灭。全是出自老元帅的一手之策划。”说着冷笑连连道:“为了让你死的明白。告诉你一个埋藏了十二年的秘密。”

“什么秘密?”

“当年公良羽之所以可以进出大秦如入无人之境。都是出自伯赏元帅的安排。”秦雷的嘴角扯起一丝冷酷的微笑:“睿智如诸鸿钧。应该已经明白了吧。”

诸烈的脸色急剧变换。良久才定定道:“难道那桨轮船的图纸。是伯赏别离故意让他偷的?”

“正是!”秦雷一击掌。呵呵笑道:“从你的到那份图纸起。便开始被我义兄牵着鼻子走。可怜你自负聪明绝顶。一直到现在还蒙在鼓里。你不觉着可悲吗?”本来他还听尊敬这个坚持到底的老将军。然而其对伯赏元帅的轻蔑之词。顿时激起了秦雷的怒火。说话也刻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