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瀛台秋雨(2 / 2)

变天 断刃天涯 6765 字 2019-09-28

康有为不等休息立刻来到沈从云在上海的府邸结果得知沈从云已经亲自北上的消息康有为想都没想立刻沿途一路追了上来他要让沈从云看看光绪亲笔写的密诏要让沈从云更加的师出有名。

康有为一路马不停蹄的追了整整三天总算是打听到沈从云在济南府暂时停止了前进。这时候各方面的消息也都通过报纸传开了南洋新军一举而克天津下杭州大有无往不利的势头。

这些消息让康有为更加急切的想见到沈从云!

台的秋雨越的绵密了窗台上滴滴答答的水滴声一下一下的敲着光绪的心头。心爱的妃子珍妃自打第一天来到后就没有再来看自己了。难道是真的生了什么大事情么?

嘟嘟!两下敲门声一下就惊醒了对窗凝视的光绪回过头来看见的是珍妃熟悉的面孔手上还拎着一个食盒。

“爱妃!”光绪失声而泣!

“皇上!”丢下食盒的珍妃小鸟归巢一般的扑到光绪瘦弱的怀中泪水没把门的一般喷涌而出。

一会!

“好了爱妃别哭了说说你今天是怎么进来的?”光绪更关心的是这个。

“哼!她们现在可没时间招呼我了一个一个的面临灭顶之灾了这些天我看见她们谄笑就恶心。”珍妃快意的停止了哭泣脸上露出了笑容。

“好了不说这个了快说说你怎么进来的外头到底都怎么了?”光绪急匆匆的迫切的追问道珍妃回头看了看门外猛的跪

低着嗓子道:“皇上大喜!”

“这时候就别来这套了你赶紧说你要急死我啊?”光绪真的急了。

“嗯嗯贱妾也是太高兴了这就说。两江总督沈从云得知太后重新训政立刻通电全国起兵北伐勤王现在南阳新军已经打到长辛店了。”

珍妃这一说完光绪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不由的眉头一阵舒展道:“好厉害地沈爱卿啊这才几天的功夫就打到长辛店了?”

“七天整整七天。贱妾早算过了。贱妾还托家人去打听了刚得到消息就来了。沈从云的南洋新军从山东德州起兵打到天津的时候袁世凯不敢抵挡率部逃亡山海关。聂士成直接就降了沈从云。可见皇上在这些将领的心目中。您才是国家正统。昨日长辛店和通州两战更是摧枯拉朽一般的董福祥当场就抹了脖子。”

珍妃开心的诉说的时候光绪已经沉浸在喜悦之中一番兴奋后不由长叹道:“沈爱卿真是难为了。早早就察觉到太后维新是假借机铲除异己是真。早早地就做了准备不然怎么能从德州直接出兵呢?可见沈从云早就料到会生这样地事情。记得当初朕和沈从云奏对地时候沈从云多次提到要打造一支强兵只有手上有军队了才能保住国家不受欺凌才能考虑别的事情。现在看来当初沈从云的是在提醒朕啊可惜了翁老师不理解沈爱卿的苦心还屡次在南洋新军的饷银上动手脚。正所谓为难见忠臣啊!”光绪感慨之后。珍妃不由的一阵嘘嘘道:

“皇上。这些天您是没看见宫里头早乱成一锅粥了。军机处整夜整夜的没闲着。”说到这里珍妃猛地站了起来。回到门口探头四下看看把门带上后回到光绪身边低声道:“听说太后要跑贱妾担心……。”

光绪冷冷的哼了一声冷笑道:“我凉她也不敢沈爱卿是冲着朕来勤王的她胆敢把朕废了沈从云就能要了她的命。她可是精明人留着朕至少还能保住一条姓名不过这今后天下的事情就又不得她做主了。”

一路劳累的沈从云刚刚在济南巡抚的衙门后宅住下一觉睡醒还没来得及洗脸呢就听外头有人来报:“皇上密诏钦差康有为康大人求见!”

沈从云听清楚康有为给他自己安的头衔后不由一声冷笑道:“好大地一顶帽子钦差啊!”其实沈从云更想说地一句话是“踏破铁鞋无覓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梳洗完毕沈从云快步出了大门朝着正在门口焦虑等待的康有为远远的就喊道:“康大人!康大人!”

康有为看见沈从云真地好比离家多年的孩子看见了亲人一般抢上前来双手紧紧的握着沈从云的手一阵剧烈的摇晃泣不成声道:“沈大人康某……康某……愧对皇恩啊!”

沈从云也是一番嘘嘘道:“从云多方打探方知太后欲重新训政急切之间派人秘密潜入京城勉强救下谭壮飞再欲寻找康大人梁大人之时为时晚矣。后经多方打探康大人得英国人帮助逃出了北京从云在上海不敢多等急忙北上督师勤王。前日电悉康大人无碍这才放心下来。”

康有为被沈从云一番话说的也是感慨万千啊这一次算是死里逃生了听说沈从云还救下谭嗣同不由的脸上为之一喜道:“谭兄也获救了?太好了。”

说着康有为从怀中摸出一份诏书拱手递给沈从云道:“沈大人这是皇上亲手所书之求救血书请看!”

面色一正跪地拜道:“吾皇万岁!”

站起接过招数一看果然是光绪效仿汉献帝咬破指头写的血书上面的内容自然是让康有为想办法杀荣禄救光绪了。

沈从云看罢一声长叹道:“奈何从云远在两江鞭长莫及啊!”

康有为也是一番感慨道:“当初壮飞兄拜访沈大人回来告诉我您不肯出面支持皇上康某还曾经怀疑您是太后的人现在看来沈大人才是深谋远虑国之栋梁也康某惭愧。”“前事不提了当初从云也确实在摇摆之中。还幻想着太后能支持皇上的维新毕竟是母子啊没曾想太后说动手就动手了。”沈从云说着一阵感慨好像很难过的样子。

“沈大人事后起兵正合亡羊补牢之策犹未晚也。只要勤王之师打下北京救出皇上我朝兴旺之时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