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十回 何者重(2 / 2)

逼上梁山 问天 3400 字 2019-09-16

只是却不是自下而上,而是自上而下,直接派出十二殿主,每个殿主可委任七八个观主。每个观主又可根据乡村数委任七八个香头。这听起来,怎么都像是蒋校长拉壮丁地那一套呢。什么也不用,只用一套委任状就成了。这徐知常和林灵素怎么这么有才呢。无怪乎他们构架的快呢。

李民对此苦笑不得。如此展是快了。可也是优良不分。往往一颗老鼠屎就坏了满锅汤。老百姓的心不在这里,只是为了贪图神宵教的庇护而入教,就算这些教徒因为利益上下一心,甚至连当地官府都拉拢控制了。可那又有个什么用?最多也就是让他李民多一股想篡位的势力。对于李民期望的引导民心,开启民智,推动时代变革,却是无有半分益处。

而且,李民也相信,这种教派勾结官府的行径,如今皇上赵佶信他李民,而且他李民也真有特异功能,短时却是无妨。可一旦赵佶退位,或是他李民寿终正寝。这种教派绝对遭朝廷猜忌。最终不是教派必然谋反,而后沉于权势而堕落崩溃,就是直接被朝廷清剿。却是无有第二种选择。

一时间,李民都有些想听从李纲的劝说,回去就把神宵教收拢了。把各地的神宵殿,神宵观什么地,全都关了。

可是,李民一想到这些神宵殿,神宵观全都建好了,就这么关了。自曝天下劳民伤财不说,也是自打了嘴巴。要知道,这神宵教,怎么也算是李民向赵佶提出来的。赵佶自认大教主,还等着看那政教合一,江山稳固的美好景色呢。

而且,神宵教这么一个大的遍及全国的网络,自身还半点没用呢。就这么关了。李民也多少有些不甘心。

李民沉思了一下,向李纲咨询道:“闻你之言,本教确有许多弊端。若我成立戒律堂,派人暗中巡访天下神宵教各个殿、观、香头之德行操守,拨乱反正。如此可好?”

李纲不知李民真心所想,闻言有些急道:“主上!糊涂啊!在天下建立殿观。已经是遭朝廷忌了。还派人巡查。朝廷不知,必以为串联。此事说不清的。何况!就算主上身正不怕影斜。不避讳朝廷地猜疑。可这殿观建制,再加这省察。却与那朝廷何异?如此国中国,久之,就算主上无心谋反,群下为求利禄,也必然逼得主上谋反。何况。就连当今朝廷有那御史台,也还是奸佞当道。各路,各州,也全多是贪官。主上就算是成立一个戒律院。又能监管地了多少人?依属下之见,主上有心传道,何不效仿那些道教大宗。无为而制,固得根本。而后每年择德高之人外出。巡礼天下。如此。主上道统有传。民间百姓也知主上的好。”

别说,李纲说地还真是一个法。若是李民真的是有道之士,只是想传播道统,扩大门户名气,按着李纲说的,谨守二龙山。培固根本,而后就像那慈航剑宗一般,只挑最优秀的弟子行走外面传播名声,拉拢人气。绝对能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大派。

可奈何,虽然那建立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完善异能系统,也算是李民的一点小野望。可别说李民自身的功法还不完善,还不能大规模传播。就是有遭一日李民真的把异能体系完善了。那异能也是取决于人的生命磁场强弱。却也注定不可能是所有人都能通用的。只能是像那科学家一般,只是少部分人的领域。与之相比,开启民智,引导变革,避免华夏重蹈旧辙,那才是李民的大心愿。

眼看着李民不说话,李纲也是有些心急,忍不住质问道:“难道主上还有他图不成?莫忘了主上对我之誓言。”

李纲的话,让李民微微有些好笑。却也知道了为什么李纲这么一个名相,历史上却依旧被一群投降派给搞下台了。不是敌人太狡猾。实在是这李纲太直了。这种态度,如何能让领导喜欢?

不过,李民知晓这些,却也不计较。而是想了一下问道:“李纲。黎民百姓,江山社稷,君王主上,何者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