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六回 风云起(2 / 2)

逼上梁山 问天 3587 字 2019-09-16

十数日后,呼延灼兵败的消息传到京城,皇上赵佶,当即大惊失色。高俅连忙再次借机保举刘领兵出征。可王黼却不想因为梁山这么一小撮的乱匪,影响他鼓动赵佶出兵伐辽地计划,当即命御史崔靖献策招安。

而此时的李民,却早已回到了青州二龙山。对李民来说,梁山宋江那点事,在如今金国势弱,以及宗泽、周侗暗中统一蒙古草原的今天,实在已经不算什么一回事了。就算宋江闹的再欢。愈拖累了大宋战力,大不了也就是宋金联盟,也奈何不得辽国,依然是三足鼎立之势,足够李民扩大生产,引领变革的。而就算其中有什么变革,不论是金国,还是辽国,看出了大宋军力乃是一个纸老虎,想要伐兵大宋,那也是十几年后的事,而那时,足够宗泽和周侗聚集大批地蒙古军力了,有蒙古战力在辽金后面捅刀子,就算辽金再彪悍,也绝对无法两面作战,进而也威胁不到大宋。

故此,梁山宋江和大宋朝廷地战斗,李民却是一点都不关心,甚至还希望宋江能更厉害一些,好让赵佶稍稍清醒一些的认识到大宋军队地战力如何。

可谁想到,李民不想找事,却有事来找李民。

这一日,却有柴进到访李民。

这柴进,沧州横海郡人,精通武艺,人称柴大官人,江湖上又唤做“小旋风”。后周世宗皇帝柴荣的嫡派子孙,因陈桥让位有德,宋太祖敕赐丹书铁券在家中。为人仗义疏财,广纳英豪,实在是无论朝廷,还是江湖,那都是大大的有名。

而这柴进拜访李民,却是听得李民名声久了,忍不住来看看李民这位国师的水平是真是假。

只不过,李民却是不想沾惹这个柴进。且不说柴进与宋江的交情不错,后手更上了梁山。单单他一王爷贵族,富家一方,不知道避嫌,反倒四处结交豪杰,那是什么居心?

不要说什么陈桥让位有德,那根本就是老赵家耍的花活,篡夺人家老柴家的江山。这柴进又仗着丹书铁卷,包庇大盗,连王伦等山贼,都是他资助的,若说他没想法,实在是欺负他人智商低了。

而今,李民正想大展拳脚,那肯和这柴进扯上关系。这不是没事找事的惹朝廷猜疑么。

可奈何,且不说柴进在江湖中拿钱买出来的名声,实在不错。单单是李民手下亲近的武松和林冲,也都是受过柴进莫大恩情的。柴进先访了他们,再托他们求见李民,李民却也是无论如何也推辞不下的。

故此,李民勉为其难,还是见了这个柴进。

别说,这柴进长得,还真是提气。小伙子漂亮,精神。举止有度。却是比李民手下大多数的人,强上了不知多少。不过,柴进更提气的是,柴进给李民带来的那份礼单。

黄金三千两。白银两万两,合浦珠一斗,蓝田玉璧十对,资金檀香炉两尊。丝绸三千匹。

就这份礼单,那怕是李民经常从赵佶那里大手笔的圈钱,也是要掂量掂量的。要知道,那赵佶虽然能一次拿出两千万贯来让李民盖宫殿,可赵佶毕竟是皇上,而且,那也是让李民盖宫殿给的工钱。而这柴进算什么?单纯的送礼?

李民自打当上这个国师,送礼的不计其数,李民受的礼也不知多少,可这么重的一份礼,李民还真没接到过。

虽然李民现在缺钱,真的很想要这份礼。可实在是太重,李民还真不好收他的。

李民当即看了看柴进,淡淡的说道:“柴大官人,此礼过于厚了,本尊受之有愧。还请拿回去。”

柴进闻言,却是拜倒说道:“国师莫要推辞。我闻国师神通天人,有意拜国师为师。此乃我的拜师礼。还望国师收下我这个不成器的弟子。”

柴进先前已经见过了武松和林冲,早就从武松和林冲口中确认了李民的神通。柴进自知凭自己的身份,虽然结交那些江湖草莽,江洋大盗,不成什么问题,可是,对与李民这个大国师,连当今天子都要礼敬三分的的半仙之人,他那后周世宗嫡子嫡孙的身份,却还是不够瞧得。

而且,柴进多年来,虽然结交了不少江湖豪杰,更资助了不少山大王,可这点势力,跟大宋江山比起来,根本不够瞧得。而李民就不说那国师身份可号召天下异士,就是李民创立的那个神宵教,已经遍布天下各州,信徒不知凡几。柴进就算不学李民神通,也想攀上李民这层关系。

故此,柴进却是下了大血本的。

而李民在柴进说出了拜师之后,也有些明白柴进的意图,一时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