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入山(1 / 2)

 谭海此话一出。</p>

顿时引起不少人惊异。</p>

国乱级别的妖鬼,最小的也得一百五十尺以上!</p>

五六十米的高度。</p>

一脚下去,他们这一个排就会瞬间化作肉泥,就连主城城墙,都抵挡不住!</p>

那才是真正毁天灭地的存在!</p>

杜淮山眉头一蹙,“我听着反而有些像地震前兆传出的轰鸣声。”</p>

李安琪:“地龙翻身?”</p>

“只是有些像罢了……”</p>

杜淮山依稀记得高中地理课上讲过,不少大震震前数小时至数分钟,少数在震前几天,会产生地声从地下传出。</p>

科学家便可以借此判断地震的大小和震中的方向。</p>

但据常随安给的祸事单上记载,军政府第一次听到异响的时间,是四月五日,已经过去快三周的时间了。</p>

如果真是地震,估计早就爆发了,根本拖不到这么久。</p>

异响的出现。</p>

并未阻挡王正麟调查的脚步。</p>

随着马蹄踩踏着山脚的嫩草,运输车也晃晃悠悠开进了山林之中。</p>

尽管卡车的轮子巨大,地盘高。</p>

但白翁山多年未有人迹,野草灌丛长得异常茂盛。</p>

开了不到一公里,车就已经上不去了。</p>

“全员下车,检查臂甲飞索与高压气瓶。”</p>

见状,王正麟果断下马,将马匹给了背着大量气罐的后勤兵,另一匹马,则负责拉这只侦查排唯一一杆重机枪:塞电枪!</p>

那是一杆架在简易双轮小车上的重机枪。</p>

枪体呈军绿色,分两节,前端是小腿粗的圆柱形套筒,通过灌水的方式,给枪管进行水冷散热,后方是机匣,可以安装子弹链,与铁甲列车炮上的重机枪是同款。</p>

它的形状,像极了一战著名的马克沁重机枪。</p>

而马克沁机枪也是将一战骑兵打出历史舞台的重要武器。</p>

这东西的理论射速可以达到600发每分钟,接近12毫米的口径,是真真正正的战场绞肉机。</p>

持续扫射的威力,不比杜淮山掠影步超音速攻击弱。</p>

最关键的是,它的攻击是持续性的。</p>

哪怕用来对付大型妖鬼,也一样能发挥出很强的作用。</p>

唯一的弱点。</p>

就是重机枪的灵活性太差了。</p>

整个枪体的重量不轻,需要至少两名机枪班的老兵才能轻易搬动,估计得有五六十斤的重量。</p>

士兵将双轮车的独头挂在了军马身后的架子上,又提着行李箱大小的铁皮子弹箱,将弹链上膛。</p>

杜淮山瞥见弹链中间偶尔闪过的银光,心知那是红髓弹药。</p>

有些像曳光弹的路子,每隔十发普通弹,夹一发红髓弹。</p>

这样既保证了重机枪的威力,又能有效减少红髓弹的损耗。</p>

吴明看到这挺塞电枪,馋得他哈喇子都快淌出来了。</p>

眼见部队整理得差不多,王正麟转身开始喊道,“所有士兵列队!”</p>

唰唰唰。</p>

听到命令的老兵与新兵,顿时排列整齐。</p>

“一会儿还是按照咱们穿插连平时作战的行动战术,分裂成小组,每组三人,老兵新兵穿插,每名老兵带领一至两名新兵,由老兵进行指挥,听到没有?”</p>

“听到了!”</p>

众人齐声应允。</p>

李明成、陈军等人却互相看了一眼,瞳孔微缩,这样一来,他们第八训练队就等于被打散了。</p>

不过好在有老兵们领着。</p>

安全方面,至少有一定保证。</p>

随后。</p>

在王正麟与裴庆丰的安排下,七八十人的队伍很快被重新分成了二十多个小组。</p>

杜淮山与李明成被安插在一名棕发老兵的小组中。</p>

这让李明成大喜。</p>

一个杜淮山,一个三十多岁的老兵,实力都很强。</p>

我这点子可太正了,想死都难!</p>

棕发老兵似乎并不怎么爱说话。</p>

看到两人过来,只是礼貌地点了点头。</p>

小组分队完毕,接下来就是排阵型。</p>

无一例外。</p>

所有完成鬼人化士兵的队伍都被分到了外侧。</p>

其中小组中老兵多的,在最外侧。</p>

像杜淮山这种队伍里新兵多的,被安排到了第二层。</p>

而最中心,则是没有完成寄灵的机枪班与军马。</p>

杜淮山前后左右看了看。</p>

发现王正麟跟裴庆丰站在了队伍的最前端。</p>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前三角队形。</p>

算是他之前青石山考核的复杂版本。</p>

三角队形便于交替掩护,不断前进,分散开来,既能拉开战线,扩大侦查饭范围,又有助于减少伤亡。</p>

很浅显的一个道理。</p>

如果一个小队挤在一起,妖鬼一来,就全没了。</p>

当群体之间的间隔变大,以至于一只妖鬼不能同时杀死两个小组时,整支队伍的生存概率就会增加。</p>

即使是最可怕的突然袭击,由于每组的三角形分布,也可以避免多组同时被杀的悲剧。</p>

这种战术也并非营州军独有。</p>

事实上。</p>

冷兵器时期的成吉思汗军队,也是依靠三人为一个战斗小组的方式突进进攻。</p>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www.mimiread.com 】</p>

使拥兵十万的蒙古大军就敢于在野狐岭对四十万金朝军队发起交战,而且还将其全歼!</p>

我军曾经也采用过这类三三制战术。</p>

杜淮山记得在刷短视频时,还看到过相关介绍。</p>

在朝鲜战争时期,一个27人的三个战斗班协作战斗,就可以封锁近800米的战线。</p>

“全员准备,开始进山调查!”</p>

一声令下,王正麟作为队伍最前方的排头,锵一声,拔出后背的长剑。</p>

在剑锋挥舞落下,指向山头的那一刻,唰唰唰,前排的几组队伍,立即冲了出去。</p>

“你俩跟紧我,我负责攻击,你们负责掩护。”</p>

终于。</p>

在要行动的那一刻,棕发老兵忽然开口。</p>

“好的前辈!”</p>

李明成重重地点头。</p>

霎时,轮到三人行动,杜淮山健步一迈,立即跟紧棕发老兵。</p>

随着队伍被拉开。</p>

三角形越扩越大,最终,杜淮山的肉眼依稀只能看到前后两队模糊的身影。</p>

但好在,两队之间互相大喊,还是能听到的。</p>

而侦查二排也正是用这种方式进行传递。</p>

通过最外层小组的观察,一发现情况就大喊,传递到内层小组,然后由王正麟的响哨进行命令执行。</p>

是躲避,还是进攻。</p>

“淮山,左侧有动静!”</p>

忽然,李明成听到左侧的一片树丛传来一阵稀疏的响声,本能地就喊出了声。</p>

左侧?</p>

不可能啊,这个位置是队伍中心,如果真有妖鬼,身为队头的王正麟等人,应该早就碰上了。</p>

就在杜淮山疑惑的瞬间。</p>

哗啦,树丛被撞开,一道一米左右的棕色影子,慌乱地朝着他们这边狂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