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空调和改进电风扇技术(2 / 2)

1895 香港大亨 3784 字 2019-09-15

王云东可以挖别人的墙角,别人预防王云东挖墙脚是应该被唾弃的。这一点,就是王云东唯我独尊,极度自私的意识。

所以,在回到洛杉矶不久。王云东找到爱迪生,无耻的提出关于开利关于空调的设想:“......所谓雾气就是空气接近百分之百地湿度饱和状态。\\\\\温度很低,因此即便空气是饱和地,但实际上它并不含有太多水分在里面。如此低的温度下空气中地水分不可能还大量存在。那么,如果我能够先让空气处于饱和状态,同时控制空气饱和时的温度,我就可以获得一种可以定量控制其湿度的空气。这个我做得到,而且,可以让空气通过一个极细的喷雾器来造出真正的雾。”

说完,王云东得意的追问:“这一原理怎么样?能制造成一种调节空气温度的机器吗?”

爱迪生头有点晕乎乎的,勉强听清楚是利用水来调节温度:“利用水来降温?”

“对,水冷空调!”王云东脱口而出。

“试试看吧!”

爱迪生也不是万能的,虽然,王云东提出了关于空调的设想。云东--爱迪生公司也建立了相关的研究项目。不过,毕竟空调是件比较复杂的项目,爱迪生在此之前也没有做好足够的功课,所以,进度很慢,就不知道能不能在1906年开利正式注册专利前抢先给注册了。

为了预防空调项目失败,王云东又建议改进云东--爱迪生公司改进电风扇技术,把市场中的两叶电风扇改成三叶。还有开发吊扇、摇头式电风扇、落地扇等等市场中从没有出现过过的产品。

空调或许要经过几十年才能够从超过百吨的庞然巨物变成适宜普通人家用的电器。而最早的电风扇的发明,连专利保护器都过去了,是一件比较成熟的产品,爱迪生表示对此不感兴趣。而且,大多数的发明家都表示这太没有挑战性了。

于是,改进电风扇的项目落到华人员工们手中。这些华人员工,在云东--爱迪生公司这些发明家的熏陶下,很快的从助手、学徒开始成长,初步具有一些动手发明能力。

对于一些小发明进行改进,然后注册成专利,这些活动往往都落到了华人职员手中。美国鼓励科技创新,把前人的发明进行改进,也是可以注册专利的。何况,此时电风扇专利保护其早就过去,谁都能拿来使用了。

如今,云东-爱迪生公司的发展模式大异于其他大公司追求大而全,不惜设立众多庞大的部门来垄断多个行业。相反,云东--爱迪生公司一旦有了有着广泛商业前途的新发明,就会投资为新发明成立一家独立的子公司。

母公司云东--爱迪生科技发明公司除了按子公司的要求对其提供技术指导和有偿服务之外,并不参与子公司的管理。

正是因为这种开明的制度,导致围绕云东--爱迪生科技发明公司成立的各种子公司层出不穷。如今,云东爱迪生公司诞生了500多项发明专利,孕育出150家新兴的因发明而诞生的子公司。

当然,这有点风险投资的味道了。不过,因为投资的都是自己公司的发明,使得这种投资比后世的那种人茫茫人海中寻找投资机会的风投更有效率。

在1901年夏季到来前,云东--爱迪生公司注册了三项关于电风扇的专利----吊扇、摇头式电风扇、落地扇。

之后,云东--爱迪生可以发明工厂旗下又多了一个控股子公司。云东--爱迪生电风扇公司。因为王云东的影响,华人族群在美国数量不断增长。原本《排华法案》是由加州首先诞生,到1882年的时候,形成全国性的临时法案。原本排华法案年限是10年,不过,到了1892年到期的时候,又继续延续。眼看,到1902年的时候,《排华法案》即将到期,王云东心知,如果按照历史发展,到1902年的时候,排华法案最终成了永久性的法案,华人在美国,将没有能力依靠法律来维护自身的任何利益。

而且,大量没有取得美国国籍的华人将会被粗暴集中到旧金山湾几处岛屿中设立的处理站中,如同纳粹集中营一般被囚禁、限制。连真正得到遣返的也只有少量。在美华人除了少量入籍者之外,其他多数人的大量财产被剥夺、田产房屋被没收。

当然,此刻的美国,比原本的稍微好转一点。因为,不但洛杉矶、旧金山两地的地方法律中排除了《排华法案》的影响,使得赴美的华人中绝大多数都是集中在这两地。特别是洛杉矶,因为华人集中,当地人的工资薪水待遇反而增长,并且失业人口在全美是最低、经济增长在全美新兴城市中最快。

所以,在美国洛杉矶当地的报纸中在鼓吹----

“城市要发展需要合理引进华人。”

“华人是建设能手,引进华人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