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送灶神上天(1 / 2)

 依依跑了几步,又想起什么了回头冲王魁说到:“送灶可是大事,不能误了时辰。你们忙完了赶快回来吧!”

王魁一直没从刚才的气氛中解放出来,直到听见依依在远处的喊话。

“送灶?那是什么?”王魁不自觉的问到。

“送灶神爷啊,呵呵,魁哥不是真想依依想到傻了吧;”接话的是斌子,他一说完,大伙全笑了。这下子王魁知道出问题了,不过还好,一向这些事他从来不管,现在沉默才是应对的唯一正确方法。

不过王魁还是好奇的想着:“送灶神爷?管厨房的灶神吗?有这么一说?”

人,只要是忙起事情来的时候,时间都过的飞快的。。一转眼到了傍晚,排队买东西的人稀稀拉拉的都散了。 “魁哥,时间差不多了。依依姐那边估计也差不多了吧,我们也该走了,要不可以得罪灶神了,呵呵!”

斌子冲王魁开玩笑,不过王魁一点都不喜欢这个玩笑,因为王魁一点都不清楚这个节到底怎么弄,自己毕竟是一家自主,要是出什么洋相可就真的好笑了,郁闷的是又不能问,看起来这只是个常识而已,问出来本身就是个洋相。

王魁知道古时候过春节比现代要隆重,礼节也更繁多。可是这个知道是有限度的,就好比谁都知道战国是强秦一统天下,可是具体怎么统一的就未必知道其中的细节。

说起来祭灶其实并不复杂,就是一项过春节时腊月二十四这天为全家人祈祷平安的一个祭祀灶神的习俗。。新建的仓库离王魁家并不远,关上仓库的门,嘱咐老林晚上注意安全后,王魁有些紧张的随众人往家里走去。

“来了,等你们好就了,魁哥,现在开始吗?”刚刚到家门口,王魁就发现依依早早的站在院门前等候了,看来这个仪式还是很郑重的。

“恩,你先过去吧!”王魁本意是叫依依带路,不过依依奇怪的看着王魁,却没有迈步,其他人看着王魁。

他那里知道,俗语有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原因嘛,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生外心,既是有避"男女之嫌"的意思,不过不管知道不,反正话已出口了。。

“完了,一开口就错,看来依依不能去。”王魁一看大家的反应,也顾不上对不对了,立即改口到:“我是说,恩,我这就去。”

“恩,厨房都准备好了的,都是自家人,全叔他们都去吧,你说呢?”依依对王魁询问到。

“恩,那是当然,其实…..”最终王魁还是没有问出口,让全叔他们参加王魁当然没有意见,也正是由于依依这么一提,王魁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关键就看全叔的了。

从前(来这里以前)王魁就是个懒汗,一直都不怎么会弄吃的,到易城以后就更不用说了,他连厨房什么样子都没机会参观。。而在竹林,厨房一向是依依的天下,王魁不喜欢,也没准备插手。所以算起来他才是第一次真正的好好打量自己家的这个小地方。

王魁家厨房在后院,大概就十五平米的样子。王魁一进门注意到的就是左面的土灶,平平方方的,小的时候王魁家也有过,现在只觉得还蛮亲切的,而灶抬底下的送柴孔还呼呼的还冒着火气。

等所有人谈谈笑笑的都进了厨房,王魁也将里面的全景都扫描了一下,除了灶台,王魁发现了一个比较醒目的东西,神像,神像下面还摆了张桌子…… ‘恩,应该就是那里了,还好依依都准备好了,要不可不知道怎么蒙混过关’偷偷的王魁笑了。。

王魁走到灶神爷面前看了一小会,转过身看着大家,进来的人还有斌子,大洪,全叔以及四个家丁,王魁最终把目光停在了全叔身上。大家见王魁这副模样,知道他要说话,也都安静了下来。

“咱们家说起来比较特殊,居然没几个是同姓的人,不过大家也应该知道,只要进了王家的门我也从没有把大家当做外人看,斌子和大洪不用说,他们本就是我兄弟,尤其是全叔、还有并文你们四个。"

"从前的算我没有表过态,那是我的不是,那么趁着今天这个喜庆的日子,我希望你们明白,我是真心的把你们当一家人的,好了好了,我一向不喜欢说这些,今天就这样了。。”王魁平平淡淡的说着自己的想法。

听到王魁说的话,全叔还是比较平静的,毕竟跟王魁也有好长时间了,王魁话里的意思他是相当明白的。杨并文、付波等四个家丁到是表现得有些激动,毕竟他们从没有见过这样善待自己的家主,听都没听过。王魁看了看各自的反应后,接着说出了自己说这翻话的目的:

“既然是一家人,当然是长者为大,所以,全叔今天由你来主持家中的祭礼,我想灶王爷是不会介意。”说完,王魁走到一旁,把灶王爷的神台让了出来,示意全叔上前来。

‘扑通’全叔既没有上前,也没有说话,只见他眉头颤动的望着王魁凝望了好久,随后直直的跪了下去。。

王魁给吓了一跳,‘这是怎么了’一时间王魁也没想到,自己的话那么有杀伤力,有点应过不过来。全叔也不是没给王魁跪过,不过那时候他才刚刚跟王魁,刚刚人了王魁这个家主,也就是一家子快从易城出来那会。不过在后来,他知道王魁特别讨厌这套以后不但自己没有行过大礼,还特别交代新来的除第一次进家门以外也都不许随便行跪礼。

“全叔,我是真心话,你的心思我明白了。所以快起来吧,你可要给大家做好表率啊!你这一礼且不说我受不受,你这样做大家还以为我在收买人心,实在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