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彭越,都是汉初时战无不胜席卷千里的大将。汉高祖最终夺取天下,韩信彭越居功至伟,遂于大汉定鼎后被封为诸侯王。但由于其威望和才干遭到高祖的猜忌,先后被污蔑谋反,最终身败名裂,甚至宗族俱遭夷灭。此刻陆俊将这两人并列方之陆遥,指的便是两人兔死狗烹的凄惨下场。</p>
大晋起自于篡逆,因此开国后集军政大权于宗室,对于地方上掌握实权的武将十分防备,近年来天下骚乱,执掌军权的大将能得善终者,更是寥寥无几。自东海王辅政以来,也严格秉承大晋以宗王出镇的传统,对地方上的实力派予以大力压制。</p>
原任兖州刺史的苟晞,为东海王东征西讨击溃无数强敌,更曾与东海王结拜为兄弟,情义不可谓不深,然而东海王一旦决意经营中原,立刻便将苟晞迁离兖州本处,派到东海王经营多年的青州去做了个有名无实的刺史。苟晞尚且如此,陆遥呢</p>
随着平北将军与东海王的实力对比不断变化,军府与东海王幕府的关系,本来就渐渐难以处理。哪怕陆遥与东海王殿下份数翁婿有竟陵县主居中斡旋,可谁能保证东海王对他的信任,会比对苟晞苟道将略多一些对于日渐羽翼丰满的平北军府而言,遭到像苟晞那样的对待是绝不可接受的。</p>
陆俊言辞中以韩信彭越作比,其实陆氏宗族本身,就有深深烙在脑海中的惨痛记忆。当年陆机陆士衡也曾为河北大都督统兵数十万,威风尚在今日的平北将军之上。然而战事稍有挫折,陆氏阖族精英子弟数十人,全成了司马氏宗王刀下的牺牲品。纵然东海王主政以来,与南土著族关系素来和睦,他讨伐司马颖,移檄天下时,还以陆机陆云兄弟的枉死为司马颖罪状之一,可陆氏族人都会记得,司马氏皇族绝不可信。</p>
陆遥同样认为司马氏皇族不可信,但他不认为这是纵容石勒贼寇的理由。他瞥了陆俊一眼:因为东海王日后可能猜忌,我现在就该与中原贼寇们言和罢战</p>
陆俊略放缓些语气道:如今的中原局势,完全取决于兄长所在的幽冀联军一方与石勒王弥贼寇一方较量的结果,有识之士都看在眼里。兄长如果是为了建立威望而南下,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然而,在稳定中原局势之后,您自身就成了东海王的眼中钉肉中刺。兄长既然无意效法韩信彭越之流,便迟早会有与东海王渐行渐远,甚至分道扬镳的一天。既然如此,此刻又何必为了东海王与石勒互耗实力,徒然给日后增添麻烦呢</p>
麻烦陆遥咧了咧嘴,目光中多了几分嘲笑意味:我不怕麻烦。</p>
陆俊应声道:是。平北军府人才济济,将领骁勇善战,步骑甲于天下,势如旭日之升;与兄长相比,东海王幕府上下都是些冢中枯骨罢了,兄长当然无须害怕任何麻烦。我毫不怀疑,东海王与兄长决裂的时刻,便是兄长施展英明神武的手段,彻底压制幕府进而夺取大权的时刻</p>
这是什么话陆遥几乎是下意识地打断陆俊的发言:道彦,这样的胡言乱语,休要随意乱说</p>
兄长,我陆道彦非是信口雌黄之人。这些言语也非胡言乱语陆俊不知从哪里生出了胆量,偏要将话语继续下去:近年来,朝廷昏昧生民涂炭,宗室交相攻伐以致四海鼎沸,更不消说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狡寇肆意横行这是前所未有的大乱世即将来临的征兆,也是英雄人物崛起的契机。当是时也,兄长您统合幽冀二州士马,南踞大河北阻燕蓟,并有大漠之众,岂不正是这样的英雄么</p>
说到这里,陆俊挥臂攘袖,几乎要亢声大喝,却又强自压低了嗓音:兄长应当成就大事,何必在此时此地与一群贼寇死拼,无意义地消耗忠勇将士的性命只消我们与石勒达成默契,驻军不动便足以逼退石勒王弥,迎回东海王了。东海王幕府正是虚弱不堪的时候,我们一举控制幕府,真是易如反掌。再挥师向西去获取守卫国都的赫赫功勋,如此则名实兼具,天下诸侯谁人能够企及到那时,我们挟中枢以制四方畜士马以讨不庭,天下谁能御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