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变数(一)(2 / 2)

稷下学宫建立之初,齐王为表对天下士人之敬意,特允许学宫宫殿较王城高出五丈,此举经天下之士赞许,也引得有识之士争相而来,演绎出一幕百家争鸣之象。</p>

虽经五国伐齐,代表天下士人之望的稷下学宫却没有经历战火的摧残,只是襄王重建齐国之后,稷下学宫也有些落寞,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里依然是天下士人的中心。</p>

金乌东起,晨光普洒时间,金光闪烁于临淄城中,每层高达五丈的五层宫台、耗费十年建成的稷下学宫以其无比辉煌的姿态宣示着它无与伦比的地位。</p>

在第一层广阔无比的宫台旁,一间孤零零的小宫殿坐落其间,与那些金碧辉煌的宫殿格格不入,却并无任何的卑微和自贱,反而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散发而出,显得孤傲和自得。</p>

宫台殿阁间,可见许多风度翩翩的士人走动,服sè各异的识人招呼往来,很是和睦,但经过那座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小宫殿旁边之时,皆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生怕惊扰了那份宁静。</p>

“诸国合力,赵军独木难支,此战已定。”轻轻按下一个白子,白须飘飘的老者发出一声感慨,言语间有些唏嘘。</p>

“天道有常,世事难料。”落下黑子,老者对面的黑sè长须男子端起酒爵喝了一口,衣袖摆动间展现出难言的风度,颇有得道高人之资。</p>

“人力终有穷时,你所言之变数,也不可逆转大势。”见老友还硬撑着不承认,白须老者笑着摇了摇头,都这么多年了,对方的xìng子还是一点都没变。</p>

“出人意料,逆转大势,方是变数。上次周鼎之事,原本八鼎归秦,天下气运可定,却因其变数,分归五国,引得天机紊乱,不知又多几许乱世。”放下手中的酒爵,想起本该呈现大一统之世的天机重新归于混乱,黑须男子顿时没了喝酒的心思,不由地叹了口气。</p>

周朝无道而失其鼎,邹衍去年便已预料得到,甚至他还预料到秦得八鼎,收天下气运,数十年后一统**,结束这千年的乱世。然则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赵国会出一变数,强行打破这本该无法改变的天机,三鼎归秦,三鼎归赵,其余三鼎被齐楚魏均分,周朝气运分封诸国,凭添多少变化。这一出乎预料的变动,让邹衍再难看清天下大势,甚至让他的五德终始之说截然而止,心下郁闷可想而知。</p>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你我不过凡人,无力改天下大势,何需自扰。”对于这一点,年近花甲的荀况看得很是淡然。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终有一rì会结束这纷乱的时局,只要能让苍生得幸,又何必在意是谁一统天下。</p>

“大势所趋,多一变数对苍生而言,不知是幸或不幸。”胜局已定的邹衍拨乱了眼前的棋盘,他的这位老友专注著书立学,实在是有些胜之不武。</p>

“哈哈,你这老匹夫。”知晓自己的棋艺,荀况再不在乎胜负,也为老友的贴心感动不已。人生在世,有幸者莫过于得一知己。</p>

“天机已是难测,我准备趁这余生,再看看大好河山。”直身而起,邹衍来到窗台前,看着那光芒万丈的金乌,心中泛起莫名的感慨,他的时rì无多,再不去便再也没有机会了。</p>

“你想去看那变数?”听到老友要离开稷下学宫,荀况愣了一下,惊愕地问了一句。</p>

“然也,我耗此一生,穷究天数,若是未见变数而归土,实乃终生憾事。”对于自己的目的,邹衍没有任何遮掩。专研了天道一生,临了却被变数搅动得一无所知,对未来更是一片迷茫,邹衍怎么也不甘心,必要见见那引动天下变局之人。</p>

看着黑发黑须的老友,长袖飞舞间风度翩翩,在那金乌的晨曦中有若天人,荀况却知道对方的年岁犹在他之上,天年将近,世事如常。</p>

“如此,吾当随之。”数十年的友情,荀况没有任何的迟疑,想来他又要辞去祭酒之位了。</p>

静静地站在一旁,李斯听着两位先生的对话,心中不免有些激荡。顺着两位先生的目光看向那高大巍峨的五层主殿,李斯仿佛能看出其中的孤寂,齐国本非良主,田单再惊才绝艳也改变不了齐国没落的事实,也许秦国才是他未来的归宿,或许赵国也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