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超时空1号(2 / 2)

“超时空1号”在启动后,始终保持着运作,并不断试图接收信号。从早上11点到下午17点,在短短六个小时的时间里,总共收到了108个微弱的信号,这108个信号的总存储容量约为1.07kb。</p>

在得到这一数据后。超时空科技园的2000多名科研人员也是激动不已,因为这不仅意味着“超时空1号”的研发取得了成功,而且“超时空1号”接收异宇宙时空信息的能力,比美国科学院的多元宇宙连接器大约要强十倍左右。</p>

在参加完“超时空1号”的启动仪式后,当天傍晚。欧阳克、尹卫健(唐晓生)、霍兴院士三人代表超时空科技园,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超时空1号”的情况做一些解释,并接受了世界各国媒体的提问。</p>

“霍兴院士,你好,我是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请问现在已经可以确定‘超时空1号’的研发成功了吗?”</p>

“是。截止一个小时以前,‘超时空1号’已经累积接收到108个信号,总容量为1.07kb。这些信号已经被确定是来自外宇宙。”霍兴院士如实介绍道。</p>

“那么,这108个信号代表什么呢?或者说,它是什么意思呢?来自哪里呢?”记者追问。</p>

霍兴院士解释:“就目前来说,这108个信号所承载的信号并不是连续的,而是零碎的,并且总容量只有1.07kb,信息量太小,分析起来十分复杂,现在还看不出它有任何实质的意义或含义。至于它们是来自哪里的,同样是个未知数,可以肯定的是,不是来自当前的宇宙。”</p>

“既然‘超时空1号’已经能够与其它宇宙时空进行信息的传递,是否意味着人类在不远的未来能够进行时空穿越?”</p>

“当然不是。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霍兴院士顿了一下,指了指身旁的尹卫健,“还是让小尹来回答吧!”</p>

尹卫健(唐晓生)清咳一声,继续解释道:“打个比方。如果把一个宇宙看成是一个手机,那么从一个宇宙时空穿越到另外一个宇宙时空,就相当于从一个手机向另外一个手机发了一条信息。目前,‘超时空1号’能够做的事,只是相当于手机之间互相发送最为简单的文字信息而已。而如果人类要进行时空穿越,就相当于要把人压缩成文件信息,输入手机里,然后再以信息的形式把人发送出去,让另外一台手机接收到。当然,实际的情况会复杂千百倍,这里只是打个比方。”</p>

虽然唐晓生的这邪听着有点玄乎,但是他说的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真实情况。</p>

“超时空1号”要真正像月光宝盒那样。能够让人的灵魂进行时空穿越,有两大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信息传输的问题,另一个是时空定位的问题。</p>

信息传输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目前。“超时空1号”的信息传递速度约为每天4kb,这个速度已经比美国科学院的仪器快了约十倍,但是用这个传输速率想要让人的灵魂进行时空穿越,是不可能的。</p>

在几个月前,唐晓生曾经回到光明顶,向聂小倩了解有关“灵魂”研究的一些进展。据聂小倩介绍。一个正常人类的灵魂的容量大约为“10正”比特。</p>

“10正”是什么概念呢?</p>

10的4次方为万,10的8次方为亿,10的12次方为兆,10的16次方为京,10的24次方为秭,10的32次方为沟。10的40次方为正。</p>

10正,则等于10的41次方。</p>

一个普通人类的灵魂容量约为10正比特,以“超时空1号”每天4kb的传输速度来算,它要将一个人类的灵魂传送到其它宇宙,需要耗时2.5亿亿亿亿亿年!</p>

传递一个人类灵魂就需要2.5亿亿亿亿亿年,这显然没有任何可行性。要知道,月光宝盒是在一瞬间让人的灵魂实现穿越的。</p>

因此。信息传递的速率和技术是“超时空1号”面临的第一个难题。</p>

而“超时空1号”面临的更大的一个难题,则是有关时空定位的问题,而这才是最致命的,也是最复杂的。</p>

整个世界到底有多少宇宙,多少时空,目前根本无从知晓。但是从紫霞的穿越经历来看,存在的宇宙数量恐怕比天上的星星还多,数都数不清。</p>

在这么多宇宙之中,要进行准确的时空定位,其难度可想而知。以人类的角度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p>

实际上,“超时空1号”目前只与一个宇宙产生了感应,它接收到的108个信号也中来自同一个外宇宙。至于这个外宇宙是什么,就暂时不得而知。</p>

而要与更多甚至所有的宇宙产生连接。甚至进行准确定位,其困难程度是无法想象的。如果把“超时空计划”这一庞大的工程比喻成一片大海,那么“超时空1号”目前实现的任务大约就是海中的一个水分子,可能连水分子都算不上。</p>

正是因为如此,唐晓生才知道要开发穿越技术,还是无穷无尽的路要走。</p>

不过,话说回来。</p>

尽管“超时空1号”在月光宝盒这样的神器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但是“超时空1号”已经代表了中-国甚至全世界最高科研水平了。</p>

以目前地球文明的科技水平,想要制作出比“超时空1号”更先进的多元宇宙连接器,已经十分困难。</p>

如果想要再更进一步,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提高人类的科学水平,简单地说,就是对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再进行培训,让他们更上一层楼。</p>

过去几年里,唐晓生平均每天就会增加大约十本书的知识量,加上他潜心钻研“月光宝盒的内部结构图”,他目前的知识水平已经远远领先了眼前的这个时代。可能领先50年,可能领先100年,也可能领先更长的时间。</p>

如果以唐晓生脑子里最前沿的知识来制造新的仪器,肯定能够研发出比“超时空1号”先进百倍的多元宇宙连接器。</p>

只是,唐晓生这些远远越出这个时代的知识和理论,地球上的其它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根本都不懂,唐晓生完全无法跟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他们自然无法用唐晓生的想法去研发新的仪器。</p>

这样一来,唐晓生空有一脑子的先进知识,却因找不到合作伙伴,于是无法将想法付之行动。</p>

为了解决这一尴尬的处境,唐晓生决定对地球上的顶尖科学家进行培训,将自己的知识先教给这些要权威专家教授,再考虑合作的事。</p>

要而传授知识,自然得有相应的教材。</p>

过去这些年,唐晓生一直不断在完善他的《尹氏多元宇宙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积累和推敲,这套理论的整体框架已经出来了。</p>

因此,他决定花点时间将《尹氏多元宇宙论》写出来,编渡教材,然后供全国甚至世界的顶尖科学家来学习。只有让他们学会这些理论,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唐晓生的想法才有人听得懂。</p>

唐晓生的《尹氏多元宇宙论》是领先眼前这个时代至少几十年的宇宙学理论,逼迫全球顶尖科学家来学习这么超前的知识,确实有点为难他们,甚至有点“拔苗助长”的意思。</p>

只是,眼下的情势,唐晓生如果不这么做,他根本找不到合作伙伴,人类有关时空穿越的探索也会停滞不前。</p>

经过再三考虑,唐晓生觉得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p>

于是,在4月4日之后,唐晓生把自己关在超时空科技园的屋子里,开始潜心创作《尹氏多元宇宙论》,为全球的顶尖科学家编写教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