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卫生运动(2 / 2)

除了不断胜利但永远也别想彻底胜利的除四害。这几年里卫生运动最大的成就应该是对于很多地方病的控制,其中类似大脖子病这种与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者斑齿症这种微量营养素摄入过多导致的营养性疾病在吴宪郑集等营养专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已经开始迅速消失,特别是碘盐等营养强化食品的生产和推广更是意义极大。</p>

而且。因为有胡卫东这个过来人的提醒,这个时空的碘盐推广过程中做到了区分情况分别对待,而且无碘盐的销售也比历史上的管束松得多,普通的商店也能销售,不限于县市的盐业公司,购买时也不再需要医生开出的甲亢等对应病症的处方。这样一来,化学实验某些疾病需要的时候就方便了许多。至于某些人贪图便宜而不吃碘盐的问题,将无碘盐的价格定得比碘盐稍贵就行了,胡卫东弄不明白的是,后世无碘盐的价格已经定得比碘盐贵了,为何还要以担心某些人贪图便宜而不吃碘盐的理由对无碘盐的销售严格管制呢</p>

此外,解决难度更大的寄生虫病也得到了普遍的控制,令不少外国专家十年内无法有效控制的论断完全落空,这就不能不感慨太祖广泛发动群众全民动员的威力了......</p>

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血吸虫病准确地说,应该是日本血吸虫病,其他的血吸虫危害相对小很多。的控制,在太祖广泛发动群众掀起的除灭钉螺行动中,全国大部分血吸虫病的主要疫区相继得到了控制。如历史上一样,太祖接到报喜后欣然写下了诗篇七律.送瘟神来表达自己的欣喜。但是深知历史上经验教训的胡卫东却在这时浇了一盆冷水,他撰文尖锐地指出现在还没有彻底铲除血吸虫病的威胁,不完全灭绝钉螺就不能放松历史上日本就做到了,关键是要一直坚持,不能中途放松。考虑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持之以恒或许确实有些难度,但要说绝对做不到,那就未必了。,最终在他的推动下,中国南方各地进行了将近半个世纪注1的不懈努力,终于让钉螺这个物种在中国灭绝,从而彻底扫除了这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巨大威胁。</p>

不过胡卫东也考虑到了经济成本问题,因此在灭除钉螺的群众运动坚持了整整五年血吸虫病的感染率降低到万分之一以下后,他就又提出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应该交给生物学和医药学的专家来干,而不必一直将重点放在人力耗费极大的群防群控上,免得长时间地占用太多劳动力影响经济发展,就算人力有富余,也应该用到预测地震等更加重要的事项上。</p>

</p>

注1:历史上日本人也花了差不多半个世纪,他们的国土相对狭小,灭绝钉螺的难度比中国小一些,但是他们并没有广泛发动群众,主要是政府和专业人士在搞,速度相对要慢一些,折算下来应该还是我们会快一些,历史上新中国灭钉螺的运动短短两年就有了明显的效果,只是可惜当时以为已经没威胁了而未能继续坚持下去,直到几十年后重新泛滥开来才引起重视,那时再想灭掉,难度就大太多了,要知道二十一世纪的人工可不是六七十年代能够比拟的......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