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德国海军重组(2 / 2)

</p>

在魏格纳看来,以模块化造船法来建造的话,一艘驱逐舰只需要34个月就能完工,建造速度一快,敌对人员破坏的机会就相对要小很多。而且模块化建造的方式下,各个生产环节相对独立,监管较为容易,一旦某个环节遭人破坏,很容易查出是哪儿的问题,而能迅速顺藤摸瓜将这些反德分子揪出来,犯罪成本会高很多。</p>

而更重要的是,驱逐舰这类轻型舰艇本身不是很值钱,即使遭到了破坏,损失也不会很大,同时它们又不像水滴形潜艇那样需要严格保密;至于工人积极性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分级工资和绩效奖金来部分解决......</p>

最终在戈林的帮忙劝说下,小胡子同意了魏格纳的办法,即充分利用占领区盟国和附庸国的造船厂闲置的产能来建造公海舰队所需要的辅助舰艇和各种商船。结果正如魏格纳所料,虽然这些舰船的建造大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干扰,但是平均建造速度依然达到了本土建造速度的一半以上,而其总的生产速度更要超过本土一筹。由此德国的军舰总产能也第一次超过了英国,这令小胡子十分振奋,德国海军的军费也因此又增加了不少。此外,其间还顺便抓到了不少抵抗分子和盟国间谍,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德国对附庸国和占领区的控制......</p>

光有辅助舰显然是不够的,而德国公海舰队目前的8艘主力舰在魏格纳看来还是太少了一点,尤其是想到美国那可怕的造舰产能,就更是显得数量不足。而且上次被美国人用战略轰炸机海欺负也让魏格纳迄今耿耿于怀,除了敦促船厂拼命建造仿自日本新月级驱逐舰的新型防空驱逐舰之外,更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求新的航母。</p>

而这个时候日本海军因为6艘最新型的山城级重型航母于1943年的79月间相继完工入役,航母总数再次达到了10艘,而且两艘新的大和级巨型航母也都先后下水进行了初试,预计将在来年的上半年完工入役。可是日本海军实力再强也不敢去攻击估计有几万架陆基飞机的美国本土,而太平洋上的岛屿又已经被日本占得差不多了,于是这么多的航母就变得多余了,反而要白白消耗大量的珍贵资源。</p>

为此,日本政府决定以后不再建造大和级巨型航母,山城级重型航母的下一批建造数量也减少到2艘,并且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因此建造速度估计会减慢不少。由此腾出的造舰产能一部分改为建造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平衡日本海军目前主力舰尤其是航母比例过大的不良配置,另一部分则转而建造民船,以增强日本相比美英两国要薄弱许多的海运能力。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