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二百万战俘(2 / 2)

虽然远在莫斯科,但斯大林仍在这极端不利的局面中看到了唯一可能反败为胜的机会,他命令此时前锋距离柏林已经不远的的苏联西线方面军全力向柏林进攻,虽然德国空军的轰炸令其补给断绝,但其剩下的随军物资储备也仍够几天的补给消耗,只要能够打下德国首都柏林,那么战争的胜负就会立即逆转过来</p>

为了不让领袖失望更为了搏出仅有的一线生机,300万苏军向柏林方向发起了潮水般的凶猛攻势,然而与波兰德苏分界线一带几乎不设防的状况完全相反,德国人在战前本土与波兰之间的国境线上修筑了相当完备的工事,虽然比不上马奇诺防线那样夸张,但是一时之间绝难攻破。如果补给得到保障,苏联的元帅自信一定能够打开通往柏林的道路,但是短短三天之后,300万苏军的补给就已经几乎全部消耗殆尽了。</p>

无奈的苏军主帅不得不同意下面的部队分散下去就地解决给养,结果很自然地激起了波兰人的激烈反抗,使得本来就极端仇恨苏联的波兰人更是将苏联视为了自己最大的仇敌,甚至不少人后来还加入德军参加对苏作战,浑然忘却了德国同样也是灭亡自己祖国的大仇人。或许德国人没收波兰犹太人的财产时也分给了波兰人一杯羹,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p>

比起波兰人的反抗,真正敲响苏联300万大军丧钟的,还是终于全面出动的德国陆军。由于燃油耗尽,苏联原本强大的装甲部队变成了一堆堆的废铁,苏联人只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和德国人的装甲集群对抗,可是苏联步兵本就不算太强,之前大清洗又干掉了苏军中高层的大部分指挥官,这对装甲兵空军等技术兵种来说或许客观上还有解放思想的好处,但对于相对传统而且受军官能力影响更大的步兵部队来说却无疑是不折不扣的灭顶之灾......</p>

只剩下勇气的苏军步兵在那些不合格军官的指挥下朝着敌人发起了无数次毫无技术含量的密集冲锋,结果却在德国mg42通用机枪那几乎快得分不出音节的嗤嗤声中成片倒地,战后统计中仅仅mg42通用机枪就贡献了德军三分之一的战果,而少数侥幸逃出的苏军官兵却心有余悸地将其称为希特勒的电锯......</p>

俯冲时会发出尖啸的斯图卡轰炸机则是苏军的另一个噩梦,在德国空军确保了制空权后,这款轰炸机精度奇高的优势完全发挥了出来,而集束式炸弹和空爆弹的巨大杀伤力更是令苏军步兵损失惨重......</p>

苏军虽然勇敢顽强,但在这种毫无希望的战斗中也坚持不了太久,从德军地面部队投入反攻算起的第四天,残余的苏军师级以上部队全部向德军投降,总人数竟然多达200万以上......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