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南军区(2 / 2)

这一改进得到了斯图卡轰炸机生产商容克公司的高度赞誉,并且也在德国自己的斯图卡轰炸机上面进行了类似的改装,但德国人做得更加细致,保型舱上不仅可以加装航炮毕竟这种改装只有对地攻击时有用,而且目标还只能是野外缺乏掩蔽的部队。,也可以改装成附加的油箱以进一步提高续航力,德国空军估计这些改进可以令斯图卡轰炸机的实际作战效能提高1520......</p>

</p>

此外,各种适应雨林作战的小装备,以及雨林地区必备的清凉油等特殊物资也都开始大量囤积,到1940年底的时候,中国不但防守国土绰绰有余,即便大举反攻,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了。胡卫东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则是因为这一年里,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p>

首先,是在条件相对有利的前提下与日本成功议和,瓦解了美国希望利用中日之争而渔翁得利的阴谋;然后,是中国自清末以来终于再次实现了国内的统一,并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政权,伟人在首都洛阳胜利广场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而胡卫东创作的歌唱祖国被选定为新中国的国歌国旗国徽与历史上一致则更是说明了如今中国领导层的空前自信,这与义勇军进行曲中透出的强烈危机感完全不同......</p>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一方面是因为国际环境的不同,历史上新中国建立时,两极格局已经形成,而那时的中国百废俱兴,无论是美苏当中的哪一个都不是中国可以独力对抗的,加之老蒋逃到了台湾,之后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大陆的攻击,特务土匪空袭等种种手段层出不穷,中国国内外危机四伏;而如今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已经迫在眉睫,中国即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并有很大可能利用这次机会分一杯羹,情况自然完全不同。</p>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本身的实力不一样,由于胡卫东穿越引起的蝴蝶效应,如今的中国国力已然不弱,以主要工业品的产量而论,接近于历史上1957年新中国的水平,而若以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而论,则相当于1976年的水平,那时中国虽穷,若论综合国力却已经是世界三极之一,谁都不敢小觑。而现在的中事方面更是强大,历史上虽然有500万解放军,但是军工生产直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才能基本自给自足,而1940年解放军的总兵力达到852万的峰值时,军工生产与后勤供应依然足以满足需要,而现在的世界列强当中即使是最强的美国,国力也不能与战后的美苏相比,不知不觉间,中国已经俨然是列强之一了,中国人又怎么会不自信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