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停战谈判(2 / 2)

好在老蒋终究没有走到这一步,双方的谈判比其预期的要顺利不少。虽然赤sè党开战以来占了不少便宜,但毕竟有400万之众,赤sè党又得分心防着鬼子,只能动用不到一半的兵力投入内战,短时间内想要彻底推翻chong qg政权并没有多大的可能xg。另一方面。虽然赣南事变由老蒋挑起,但赤sè党反击的力度加大之后,也开始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舆鹿力,毕竟在抗战的大局面前,扩大内战这个罪名还是很重的。</p>

此外,无论是美国德国还是苏联,都不希望现在的中国陷入全面内战。三国主要是担心中国内战会损害它们的利益,比如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德国与赤sè党秘密谈判中的全面合作都需要一个较为和平的环境,至少计划中要建设的工业基地和作为对外出口的沿海部分地区必须是这样;而苏联支援中国是为了让中国帮它牵制ri本,可不是让中国人拿去打内战的。</p>

至于意识形态方面,斯大林倒并不是看得很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反而对赤sè党有着深深的忌惮注1,因为赤sè党统一中国后固然对国际共运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但是苏联的国家利益决定了他更希望看到一个没什么威胁的中国,尤其两国之间还有很多的历史遗留问题没能得到解决,这就令他更是顾忌三分。此外,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若是真的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毫无疑问会令原本全都唯苏联马首是瞻的国际者们生出二心,这无疑是苏联和苏共都不想看到的,如果赤sè中国成功发展起来,甚至还可能会与苏联争夺国际共运的领导权,那问题就更严重了</p>

就这样,中国人自己在自相残杀,反倒是外国人却出面调停,这一点多次被后世的公知们拿来作为中国人民族劣根xg的例证,但真正的有识之士却都明白,鼓吹和平的未必就是好人,而发动内战也未必就一定有罪</p>

不管如何,国内的民情不允许外国势力也都反对,加之战场上也没法很快分出胜负,而ri本人却在一旁虎视眈眈,这种状况下无论如何两党都无法再打下去。而即便没有取得决定xg的胜利,但在各个战场上都占据了明显优势的表现,已经足以令赤sè党在谈判中占尽了上风。</p>

首先,是赣南事变的责任认定问题,老蒋虽然用丢卒保车之计将责任都推卸给了顾祝同,但发动赣南事变这一事实却还是清清楚楚地摆在了全国人民面前,老蒋国家领袖的形象也由此愈发地岌岌可危,而其丢卒保车的做法也令其麾下的将帅们多少有些寒心。</p>

注1:个人认为历史上的斯大林是到朝鲜战争之后才开始对赤sè党生出jg惕之心的,之前一直十分轻视,但本书中赤sè党已经有了200多万正规军,而且在抗战中表现出了ri益强大的战斗力,加之苏联人又因为援助项目的关系,亲眼看到了赤sè党武装力量与工业建设的ri新月异,斯大林要还没有引起重视,那他一定是冒牌的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