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尖端人才(2 / 2)

</p>

在此期间胡卫东一共花费现金120多万美元只包括违约金代偿的债务和预付的薪水。,并许下了总预算超过200万美元每年的一堆科研项目,由于这些项目所需的器材国内大多不能生产,胡卫东只得再花大价钱预先在美国买下足够一年研究之用的数量运回国内备用,并为长远考虑采购了不少生产这些实验器材的机器设备。几项加起来居然总共花费了上千万美元,令原本还觉得自己有些财大气粗的毛泽民等人无不咂舌。这科研也未免太烧钱了吧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些科学家已经够节约了。还有一位仁兄比他更能花钱......</p>

虽然这些科学家和工程师后世个个声名赫赫,但与目前已经移居美国的爱因斯坦相比,他们就都显得有些黯淡无光了,但是由于爱因斯坦是纯粹的理论科学家,对于目前贫弱落后的中国来说意义不大,因此胡卫东并没浪费时间去拜访他,而将目标选定了目前同样居住在美国的一位科技怪才,无论是才能还是贡献,此人都未必就在爱因斯坦之下,他就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应用科学家与发明家所谓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发明其实是他旗下科学家工程师们搞出来的,他自己比较重要的发明也就是留声机电灯这几样而已,虽然也算得上是一流发明家,但与发明了交流电的特斯拉还是有一定差距,何况即使剔除掉后世那些神化特斯拉而编造出来的超现实发明,特斯拉的贡献也远不止交流电这一项。尼古拉.特斯拉......</p>

其实在一开始,胡卫东并未将特斯拉列入自己挖人计划之中,主要是因为特斯拉身上的不确定xg太大了,须知现在的特斯拉已经有很久都没有任何科技成果公开了,他现在还有多少能力,胡卫东完全没底,尤其是后世对于特斯拉的宣传过于神化,反倒令他难以确知特斯拉除了交流电之外,到底还有多少确实可信的成就。胡卫东现在本钱有限时间也有限,自然肯定要先选那些价值更容易估计的人才下手了......</p>

注1:准确地说,应该是发明者之一,当时是两位发明者几乎同时各自du li地发明了环氧树脂这种新材料,另外那位目前在瑞士。此时环氧树脂已经被他们发明出来并进行了数次改良,但是因为尚未找到市场而并没能给李格林带来什么收益,胡卫东因此才能成功挖到人,至于环氧树脂在本书中的用途,耐心看下去就知道了,应该说还是很重要的,而且这个年代的科技大牛一般都不止擅长一个领域,李格林自然也不例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