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汇通天下(上)(2 / 2)

混在明朝 红色四月 3621 字 2019-10-04

不用说,汇通商社又是表面上打着谢家的旗号,实际上真正的大老板乃是王锐。自然更没有人能想到,汇通银行的最大股东其实不是汇通商社,而竟是崇祯皇帝!

这一次朱由检可是下了血本。拿出了300万两作为准备金。王锐虽说能够拿出更多的银子。但他又怎能大过皇帝?因此只拿出了290万两。聂行天260万,谢天博150万。这样总共是1000万两银子的准备金,应该说已是十分充足了。而且王锐和聂家、谢家还有大量地产业作为坚强的后盾。

开张的庆典可谓是热闹至极,更有无数新奇地花样、手段,其中最出彩的自然就是飞龙艇和礼炮了。

在震天的20响礼炮声中,1艘飞龙艇自空中缓缓飘过,艇身下拉的是汇通银行的巨型条幅。这足以轰动了整个京师,绝对称得上是盛况空前。

仅飞龙艇和礼炮这两样东西一出,稍微聪明的人也应该能猜到汇通银行和汇通商社背后是什么样的势力了。当今天下除了皇帝之外,能动用如此大手笔的人不是威国公王锐还能有谁?因此他尽管没有在庆典上露面,明眼人一下就猜出了端倪。

朱由检也没露面,但却亲手书写了汇通银行的牌匾作为贺礼,这可真是名副其实地金字招牌,在那个时代里是至尊无上的荣耀。谢天博的二弟谢天义主持了剪彩,明面上他也是汇通银行的大掌柜。本来谢天博是最适合主掌银行大局的,但是内卫的发展越来越快,摊子也是越来越大,现在还真离不开他这个财政和后勤总长。

因此无奈之下,只有让谢天义暂时先充门面,同时让聂智为副手,共同主掌大局。聂智的功夫在聂行天的儿女中是最的一个,但却极富谋略,最为聂行天所倚重,早就开始辅佐父亲主掌聂家地大事,正是适合的人选。

所有到场的人除了看热闹之外,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银行的业务与纸币的情况究竟是怎样。于是在庆典的最后,谢天义做了详细的说明。

此番发行的纸币就叫做大明银元,简称为元,今后就作为大明朝正式流通地货币。

给货币起名字可着实伤了王锐地脑筋,他前后想了不下几十个,可都不太满意,于是最后干脆来个简单的。银子已经被使用了几千年,所以新货币里仍然带个银字,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大明是国号这不消说了,而元字自然体现了王锐现代地情结,大明银元就这么诞生了。

纸币要完全替代现有的白银、铜钱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老百姓要兑换纸币,新旧货币在市场上也必然会共同存在一段时间,因此二者间需要有一个兑换比率。

现在的比率暂定为一两银子兑换100元,而且为了保证大明银元的坚挺,不迅速贬值,圣旨里特意做出了规定,新旧货币的兑换必须在银行进行,严禁私下里兑换和炒卖。

一旦发现有人私自兑换和炒卖货币,只要金额在100元以上,就处以斩刑,财务一律充公。王锐是深知在初期的这种私自兑换和炒卖破坏作用巨大,很可能直接影响到大明银元的成败,所以这才向皇帝建议用如此重典,其余诸如伪造纸币等能造成巨大破坏作用的行为,也一样是重惩不怠。

仿照现代例,大明银元总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八种面额。本来王锐是想将太祖皇帝、天启皇帝和崇祯的头像分别印上去的。但有人提议这样做是对皇上的不敬,让千万人的脏手时时摸着诸位皇帝的头像,甚至是做更恶劣的事情,若是被御史奏上一本,可不是闹着玩的事。

王锐一听深觉有理,于是打消了原来的想法,换成了财神、灶王、福、禄以及青龙、朱雀、白虎、玄龟东方四神兽的图案。

为了防止假币的出现,大明银元也采取了一些防伪的措施,其中首推的自然就是水印技术。

王锐原本以为这种技术是在现代才出现并应用的,结果找到高明的工匠一问,才惊喜地发现这一技术此时已经被发明出来。

当然,这时的水印印刷还比较简单,传统的造法是在造纸过程中,当纸张犹处于润湿状态时,以水印辘于其上滚压,改变纸张的密度纤维,最终在纸上形成厚薄不一的纹印。只要拿起纸张并朝向强光,便能看见水印。游历天下的晋商,交易时所使用的银票早采用的就是这种水印技术防伪。

王锐闻听后大喜过望,自是立刻命令将水印防伪技术应用到大明银元上。除此之外,钞票的纸张和油墨也全部是特供,与普通的区别很大,除了用于大明银元的印制以外,其他任何人也不可能得到。有了如此有效的防伪技术,货币体系的安全才算是有了保障。

这还都只是基本的保障而已,若想顺利地将大明银元推广开来,建立起新的货币制度体系,仅有这些当然远远不够,还要有更多的政策以及有力地执行方能办到。